第八十七章 发改司招人(1/2)

今天王旁來说可是个好日子:阿云案暂已经是稳操胜券,论是君心还是民意都在法理和人情的天秤上向阿云倾斜,为阿云赢得一次免死的机会尚且还算小事,但重新修订完善立法已经被赵顼提上了日程;第二件高兴的是,就是府上的人齐聚一堂,第三件,自然要是发现金矿这件事,这日镇南王府上灯火通明,园里面张灯结彩,王旁在园的宴会厅亲自为大伙接风。

京城不夜天,华灯初上,汴京城内沿街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临街的店铺都掌上了灯,京城大大小小酒楼茶馆座虚席,瓦肆之上杂耍演绎,烟柳巷春光旖旎。

锦绣楼依然是这些酒楼中最火爆的一个,大堂之中觥筹交错,歌姬吟唱和穿梭在酒楼中的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食客们一遍大赞着菜品,聊着国事和趣闻。

崔喜感觉有人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头,他回过头身后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年纪大约三十四岁,看上去不像是京城的人士,“这位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哦,我刚你们在议论说今天在开封府帮人申冤的那个王爷,是不是叫王旁啊!”

“嘿,您算问着了,要是外人怎么知道王爷的名讳呢,不过我们这酒楼当年正是王爷的资产,所以小的还是知道些!”

崔喜从小跟着崔福在这酒楼,自然见得人多了,能说出王旁名字的肯定和王旁认识,再看这人,仪表举止十分不凡,自然他不敢怠慢。

“我就觉得是他。”中年人自言自语的说道,随后又问道:“那我跟掌柜再打听一下,王府怎么走!”

“您是从远路的吧,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向西,走几条大街,过了梁门就能看到王府的高楼!”

“多谢了。”中年人谢过了崔喜,回到自己吃饭的桌上,崔喜看到桌上还有一个妇人和一个六七岁的孩子,那人叫了伙计结了饭钱,三人出了锦绣楼上了马车,车夫赶着马车向西边走去。

“崔掌柜应该专门挂个牌子,上面写着给王府指路,你看王爷今天帮人赢了这官司,以后找王爷的人更多了。”刚刚聊天的几个熟客说笑着。

“你们不知道,投奔王府,找王爷的人办事可多了,可咱王爷可不是谁的事都给办,也有不少碰钉子的,而且王爷想帮的就算是你平民百姓,王爷也会出头,不想帮的,就算你是朝廷官员去了也会碰个鼻青脸肿。”崔喜说着,听着别的桌喊结账,忙转身去柜台张罗。

饭桌上的几个吃饭的人,一边喝着酒吃着菜一遍说笑着:“你们听说前两天有个不得志的官员去找王爷,结果那才叫撞得鼻青脸肿呢,王府上新鲜玩意儿多啊,踩个木板都能撞柱子上!”

哄的一声,一桌人知道这事儿的都笑起,隔着两章桌子上也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听到这话头低的深深的,恨不得扎饭碗里。

“呵呵,吕兄,你再低头干脆就到桌子底下带着吧!”

吕惠卿怨毒的看了说话的人一眼,这个人叫李教,是吕惠卿的同门学弟,“你还说,去哪吃饭不好,非让我到这里!”

“,喝酒,这里人也不认识你我,你怕什么!”

吕惠卿叹了口气:“你啊,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为兄我吗,我又不像你,有个好哥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