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章 平地惊雷震翁婿(1/2)

话说这王同知和李知事下定决心要动手揭开知府的黑幕但如何揭盖子也是一门学问既要做掉目标又要保证自身利益既要合情合理合规矩又不能给自己惹麻烦。真要简单粗暴当然就是写几十张大报满城贴个遍但后续事态就不可控了。

李佑想起什么道:“马御史现下正在巡按苏州我观他有些好大喜不如将此事检举给他让他出面?他也是有阁老为依仗的人。”

王同知不赞同道:“钦差哪有不受程仪馈赠的。还是那话实在无确定他和府尊之间什么情况焉知不是一丘之貉?相较起来从蒋巡检身入手然后将陈知县牵扯进来的子稳妥。”

计议定了李佑便动身回虚江县去。他需要找个西水巡检司内熟悉情况的人搜罗些蒋巡检的罪名然后说服陈知县拿这个借口拘禁蒋巡检再不经意间从蒋巡检嘴里审问出姑苏仓的黑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陈知县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参与进来。

同时就把自家丝行的危机解除了不然留着一个心怀不轨的巡检在西水镇随时会有事故。

这个过程看似很麻烦但也是李佑所能想到的最稳当的办。不然一群下属凭什么很突兀的去关注知府大老爷的yin私?

没个合情合理的由头会让别人说闲话在外人看来好像几个下属处心积虑密谋拉知府下马似的以李知事、王同知、陈知县的为人都不愿意担这个风评。所以要让事情发生的既很偶然有很必然。

李佑回到虚江县县城家中时已经是半夜。睡下的父母妻妾都被惊动了全家人聚在堂说起话来。

李父问道:“小二莫不是在府城失势了?不然那蒋巡检为何敢毫无忌惮的要侵占你的丝行?”

这时候李佑看着隐瞒不住便说:“初来乍到总有些隔阂父亲不必多虑。”

李母朱氏紧张地说:“若府城不好这官不做也罢小二还是回来继续当典史叫人安心。”

李父高声道:“此话休要再提!便如逆水行舟堂堂男儿怎可畏难而退。”

此后李父便和李母回了屋留下李佑和妻妾说体己话。

想起巡检司的关书吏李佑对关绣锈说:“明ri你那堂兄过来为夫找他问些巡检司的事情。”

“他已经去职了如今不在巡检司。”关绣锈答道。

李佑惊讶道:“难道是因为我的原因?”

“新巡检容不下他一同去职的还有孙先生。”

连孙及也被赶走了这可有些麻烦。李佑在西水巡检司两个称得自己人的都不在那我该找谁当内应去打探蒋巡检的劣迹?李佑又不得不检讨起自己当巡检时架子太大任职时间又短这会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李佑目光一转看见了刘娘子想起自己当初这个巡检还是从岳父手里借过来的。老泰山在巡检司经营几十年又比自己有手腕况且他退养不过才几个月现在总该还有些能够托付大事的亲信留在巡检司里罢。

“明ri为夫和娘子去拜见岳父岳母。”李佑对娘子说。

刘娘子欣喜的点点头梅枝插嘴道:“刘老太爷要去当和尚那边家里快翻天了老爷去劝劝也好。”

李佑哑然失笑道:“出家也没什么不好。”

“老太爷还想把家中良田捐给庙里主母姨娘们都闹起来了。”梅枝说道。

老泰山这是疯了么李佑摇摇头想道。

一夜无话不提次ri李佑和妻子来到刘府。甫一进门便遇到了张珍张大夫看来是府里有人害病了。又有老管家迎来道:“可巧了主母正发话找姑爷。”

这岳母王氏找李佑不为别的事情就是叫李佑阻止刘老巡检出家用她的话说起来是:“贤婿诡计多端这事就交给你了。”

李佑纳闷道:“出家便出家老泰山为何要捐家产?”

王氏苦笑道:“听说捐一百亩地就可以在庙里作执事二百亩就可以作堂首五百亩就可以作副住持他就动了心。”

这年头佛门清净之地也不清净呐。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若拦不住他大概就是这两ri了现在你那岳父正与和尚书房谈话贤婿且去看看。”

这几天还要利用下老泰山在巡检司的影响力必须先拦着他出家李佑边想边起身去了刘府书房。

李佑好长时间不曾和刘老巡检会面今天见到只觉得老泰山的面容平静无波无悲无喜真有几

分看破红尘的气质了在这书房里还有卖相不错的僧人正喋喋不休的对老泰山洗脑让李佑很

厌恶。

“见过岳父!”李佑前拜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