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反攻时刻(1/2)

武装起來,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前进,前进,用敌人肮脏的血做肥田的粪料,,,,,法国国歌《马赛曲》。

********************************************************************************************

伊拉克第25装甲师师长萨乌德?梅吉贝尔的桌子上放着两封信,信都不长,只有两页纸,但这薄薄的两页纸拿在萨乌德师长手中却重若千斤。

其中一封是來自巴士拉的求援信,是由库赛?阿卜杜拉将军亲手书写的,信中并沒有严厉的措词或者苦苦的乞求,刘明只是简单的描述了巴士拉保卫战的艰苦和激烈,描述了一下巴士拉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他希望萨乌德?梅吉贝尔能够站在一个伊拉克军人的立场上來做出决定,立刻支援巴士拉保卫战。

第25装甲师,是伊拉克的精锐部队之一,它原先隶属于第一军,曾长期驻扎于巴格达附近担任卫戍部队,在萨达姆掌权后,它被调往纳杰夫,成为圣城的守护者,因此它也被称为“库法师”(库法是纳杰夫城郊的一个地区,距城区7公里,战略位置重要,)

这是一支装备了t-62型坦克的主力作战部队,隶属于伊拉克的战略总后备部队,只听从萨达姆总统一人的命令,因此南方战区战局虽然紧张激烈,第25师也已经离开纳杰夫前出到乌尔站地区,但却一直沒有投入战斗。

作为一个军人,萨乌德?梅吉贝尔当然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保卫国家,打击侵略者,但他同样也知道,一个优秀的军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头脑,萨达姆总统让他统帅一支装备精良、总数23000人的装甲部队看重的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他的忠诚。

他知道现在的巴士拉陷入了苦战,危在旦夕;他也知道一旦巴士拉失守,整个南方战区的战局将难以收拾;他知道巴士拉之战可能就是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的转折点……但是,沒有总统的命令,他不能动用一兵一卒,他必须以萨达姆总统阁下的命令为自己行动的原则,而萨达姆总统至今沒有下令他支援巴士拉方向作战,所以,他只能等待。

面对手下军官,尤其是家在巴士拉附近的南方军区的军官眼中怀疑甚至愤恨的眼神,萨乌德?梅吉贝尔最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而他先后收到的两封信件也让他被推到了进退维谷,风头浪尖的位置。

一封是刘明写的來自巴士拉的求援信,而另一封则是來自萨达姆长子,巴格达军区副司令乌代?哈桑的信件,他在信中要求萨乌德?梅吉贝尔坚守好自己的位置,完成守护巴士拉的神圣使命,同时许诺将來会提升他为中将,担任巴格达军区的司令官。

中将,伊拉克军队的最高军衔,巴格达军区的司令官,可谓是一名沒有身份背景的伊拉克军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这一切,只要自己坚守在这里,什么也不做就全部可以得到了,萨乌德?梅吉贝尔看着面前的两封信,一时间真有点举棋不定。

面对国家人民的召唤,面对飞黄腾达、荣华富贵的道路,抗命还是遵命,这位50岁的师长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沉思了许久,他隐隐的听到了帐篷外士兵的喧哗声,他站起身來,走出军用帐篷,看到了一群伊拉克士兵围在一起,正唱着一首伊拉克民歌:

“要问世上何处最美丽。

莫过于我的祖国。

底格里斯河流域富饶美丽。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养育了我们。

古巴比伦文明灿烂神奇。

最古老的法典汉漠拉比…… ”

这首美丽而悠扬的民歌在士兵们粗豪的嗓音,悠长的声调中唱出來竟充满了悲壮和沧桑之感,让人心中酸涩,那歌声中充满了愤懑与困惑,好像在抒发着士兵们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不去保卫自己的国家。

萨乌德?梅吉贝尔站在自己的帐篷前,静静地听着士兵们吟唱着这首镌刻在所有伊拉克人心中的歌曲,在歌声中,他仿佛离开了驻扎的军营、沙漠,飞到了战火纷飞,浴血危城的巴士拉,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伊拉克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为了伊拉克全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流血牺牲。

“作为一个伊拉克军人,在万能的真主面前,请您作出自己的选择,”刘明在信中的话语闪过萨乌德?梅吉贝尔的脑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