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不里士(2/2)

手雷的爆炸的硝烟中。另外两名伊朗士兵突然一左一右的冲出了拐角。前方瞄准镜突然一闪。伊拉克狙击手的位置被后方的伊朗士兵发现了。“啪”一声清脆的枪响过后。子弹打中了远处的狙击手。

“目标被清处。”后方的伊朗狙击手用手势通知着身边的队友。配合默契的小队继续前进。他们正是伊朗的“耶路撒冷旅”……

但伊朗人也遇到了非常激烈的抵抗。在一栋办公楼外。伊朗人被阻挡住了。伊拉克人的机枪从窗户和大门等各个地方向伊朗人开火。近卫军团果然了不得。军官求胜欲望很强。伊朗的一个营长亲自带着冲锋队。准备冲锋。

大楼外的伊朗军队使用枪榴弹、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猛轰一阵。办公大楼上一片火光。大理石和青麻石的粉尘四下飞扬。好像罩住了天空一般。那位营长眼看着办公楼上的火力被压制下去了。就带着冲锋队一跃而起。朝大楼冲去。只是他们谁也沒有注意过楼前的电线杆上有什么异样。

埋伏在过街天桥上的是两个大麻袋。每只麻袋都有一条绳子牵着水塔。麻袋和绳子先前都是静静的不动声色。在硝烟和火光中阴险地守候着在那里。耐心地计算着它们的猎物。它们像死去了的动物尸首似的。沒有引起任何人的猜测和怀疑。这就使它们的威胁发挥到了极致。

当勇猛的伊朗营长带着冲锋队的战士冲过马路。冲过大院。从电线杆下穿过的时候。联系着麻袋的绳索被办公楼里的守军拉动了。两只麻袋同时开了口。从桥上下雨似地倾倒下大量的黄豆。那些滚圆的豆子立刻铺满了街道。情况发生了变化。冲锋的伊朗士兵踩在上面。站不住。一个个都猝不及防地摔了下去。手中的武器摔得老远。

这个古老的方式却很有效。在伊朗士兵失去重心。乱成一团时。办公楼在这个时候像突然醒來的妖怪。睁大了眼睛。黑洞洞的窗口同时吐出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的火舌。子弹的火网将黄豆和黄豆上面的冲锋者打得乱跳。街道上立刻像开了屠宰场。躺满尸体。淌满鲜血。

后面的伊朗士兵震惊的看着这一幕。冲着冲锋的人大声喊道:回來。快撤回來。冲锋的人听见命令撤退时纷纷往回撤。但他们越是急。越是不能保持住平衡。爬起來。又滑倒在地。爬起來。又滑倒在地……大不里士好像突然变成了一座站立不住的浮岛。那些贸然撞入的水手一个个都像晕了船似的在上面跌爬滚翻。而水塔则以不变应万变的阴险和冷静嘲笑着用死亡接待了他们。

伊朗人目瞪口呆。坚硬的头发冒着火苗。浑身冷汗如雨。他们为这种从未见识过的卑鄙无耻的战术怒火中烧。愤恼欲绝。同时又无计可施。

伊朗人的坦克和战车并未在战斗中发挥出什么惊人之举。主要是伊拉克人的反坦克武器比较充足。美国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大量使用。击毁了多辆伊朗坦克。让伊朗人不得不放弃了大规模使用坦克打巷战的想法。(本书首发于中文网。不得转载。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 。请支持作者。)

战争陷入了胶着……

…… ……

此时。在伊拉克与伊朗的北方边境城市哈莱卜杰。刘明亲自來到这里。会见一个人。他之所以亲自前來。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份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人就是伊朗的大阿亚图拉蒙塔泽里。

伊斯兰什叶派现实行教阶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毛拉、阿訇、乌莱玛、穆智台希德、霍贾特伊斯兰、阿亚图拉、大阿亚图拉。从下到上。教阶越高。教职数目越少。教阶越低。教职数目越多。大阿亚图拉是什叶派最高教法权威。有权对重大的有争议的教法问題作出最终裁决。一般信士必须遵守。

而这位大阿亚图拉蒙塔泽里。则是伊朗国内一位影响力非常大的宗教大师。他1922年出生于伊斯法罕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伊朗伊斯兰革命领导人之一。年轻时他和霍梅尼一起学习。当霍梅尼在国外流亡时。他成为国内反巴列维统治的主要领导人。1974年被捕入狱。他曾经被霍梅尼指定为其接班人。1980年霍梅尼开始将许多权力移交给他。但后因政见分歧被霍梅尼解除副领袖职务。他公开反对哈梅内伊接任霍梅尼成为最高领袖。

而刘明此时与他见面更是带上了些极为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