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围点打援(中)(2/2)
加上突击部队和配属的陆军航空兵。沙维尔?迪亚拉已经是一个强大集群的指挥官了。而且此战极为重大。可谓是关系着伊拉克国运和民族命运的战争。刘明密切的注意着前方态势的发展。让整个东方集团各部随时作好接受超越指挥的准备。
不过即使以这么强大的部队。要全歼伊朗的近卫军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毕竟是伊朗革命卫队的精锐。是伊朗人引以自豪的军事力量。
可是双方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最主要就是体现在机动力上。伊朗军队的机械化能力普遍低下。在遭到美国禁运之后。伊朗的装备缺乏备件。使用效能大打折扣。就是精锐的近卫军团。也由一支机械化部队变成了摩托化的部队。坦克和装甲车少。汽车居多。由于伊拉克的突击部队进攻德黑兰时沿途破坏掉了铁路。所以近卫军团只能靠自身的交通工具南下前进。
大量的民用卡车(军用的伊朗买不到。)严重的拖慢了伊朗部队南下的速度。由于伊拉克飞机投下了大量的小型干扰机。使得战区的无线电通讯十分困难。近卫军团和指挥中心暂时失去了联系。而缺乏有效的侦察手段更让这支伊朗精锐部队陷入了危险之中。
公元1984年3月30日早晨5:25分。伊朗近卫军团在克孜勒乌赞河拐角以东地区与伊拉克突击部队前锋遭遇。双方发生了短暂的坦克战。伊拉克突击部队的2辆酋长坦克被伊朗步兵发射的“龙”式反坦克导弹击中。这种炮大皮薄的坦克(为了假扮伊朗军队。坦克上沒有装反应装甲)根本无法防御龙式导弹的强大威力。立刻被炸毁成一堆废铁。
但是酋长坦克的突然出现和120mm主炮的威力也着实的教训了伊朗军队一下。其余坦克强大的火力很快击毁了近卫军团的一辆m60和一辆m113装甲车。而且眼见坦克作战不顺的伊拉克士兵又架上82mm迫击炮对着伊朗人一顿猛砸。伊朗军队溃退了下去。
接到前方消息的拉贾迪巴里少将少将立刻命令部队就地部署。然后展开攻击阵型。因为此前他已经接到了通报。有一支规模不大的伊拉克装甲部队在伊朗腹地活动。自己南下的目的就是击溃这支部队。现在对方送上门來。怎能不让他欣喜呢。拉贾迪巴里少将少将准备堂堂正正同时也是使用风险最小的方法來击溃这支伊拉克部队。
伊朗人谨慎的摆开了战斗阵型。然后按照固定的严格的逻辑來布置进攻次序。这整整费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是伊朗近卫军团破除自己被围歼命运的最好的机会。但他们并沒有抓住这最后的时刻。拉贾迪巴里少将下令全军对面前的伊拉克部队发动进攻。伊朗部队的自行火炮和重炮立刻向对面开火了。
猛烈的炮击下。伊朗军队向伊拉克军队侧翼进行穿插。准备迂回包围。全歼这股敌军。当然了。对方至少有两万人。拉贾迪巴里少将非常稳重的用兵。准备在两到三天的时间之内包围并歼灭敌军。但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面对他们压倒性的火力和兵力。伊拉克人竟然沒有逃走。他们摆出了一副极为不利的战斗阵型。竟然拉长了战线。处处抵抗近卫军团的进攻。面对这种一字长蛇阵。迂回穿插显然是不可能了。只能正面突破。
在伊朗军队眼中。伊拉克这种行为显然是愚蠢的。以他们的部队数量和防御能力。根本就沒有能力在如此宽大的战线上布防。这很容易就会被突破。然后被分割包围。难道敌人有什么阴谋不成。拉贾迪巴里少将谨慎了起來。下令正向东南进攻的各部加强对侧翼的侦查。以免中了伊拉克人的圈套。
伊拉克突击部队全线陷入了苦战。伊斯梅尔也是无奈。他之所以要摆出这么个沒有丝毫战役纵深的长蛇阵。主要就在于要堵住伊朗部队南下的道路。为围歼该部做准备。总不能等第九军团上來了。敌人却已经逃跑了吧。同时他也深知。第九军团已经就在左近了。他根本不需要抵挡太长的时间。
果然。就在伊朗已经看到了击溃伊拉克部队的曙光。在数个地段都要突破防线的时候。突然从伊朗近卫军团侧翼的阵地上响起了密集猛烈的爆炸声。那是273mm重型火箭弹的声音……
公元1984年3月30日上午9:47分。伊拉克第九军团主力抵达克孜勒乌赞河西岸。另有一部在上游渡河。已经从侧翼与突击部队会师。将伊朗近卫军团包围于克孜勒乌赞河三角地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