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奔向里海(2/2)
沙维尔?迪亚拉命令各部作好进攻准备,准备对拉什特发动总攻,同时命令第67师沿着克勒兹乌赞河前进,在拉什特以南方向待命,以便必要时与其他各部队会合,(本书首发于中文网,不得转载,期待更多精彩,请登陆 ,请支持作者,作者辛苦码字几个小时,大家只需每章6分钱,请看正版吧,多谢了,)
部队顺利沿河岸展开,但发生了一件危险的事情,第67师师长艾哈迈德?阿巴斯将军带着自己的指挥车和通讯车前进到前方调查部队情况,却越过了自己的部队阵地,结果碰上了伊朗民兵,双方交火了一个小时,好在他的指挥车和通讯车上都有12.7mm机枪,借助这些武器才稳住了局面,车组赶紧用无线电求救,赶來的第202机步营才把伊朗人赶走,不过艾哈迈德?阿巴斯将军的指挥车被伊朗人的rpg击毁,基本上报废了。
沙维尔?迪亚拉沒有迟疑,当天夜里就指挥部队对拉什特发动了总攻,整个第九军团所有的火炮一起开火,几乎将整个拉什特夷平,随后步兵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进入城区作战,战斗持续了整个晚上,拉什特沐浴在炮弹的爆炸声和火焰之中,经过整整一夜的战斗,伊拉克军队控制了拉什特的大部分主要街区,第二天一早,拉什特的伊朗军队投降了,伊朗军队第56步兵师的师长也在被俘之列。
至此经过数天激战,忍受着油料和零件短缺的痛苦,在敌人民兵的骚扰下,第九军团成功的击溃了伊朗第56步兵师,占领了伊朗重要的省份,,吉兰省,从而将伊拉克的控制地区扩展到了里海沿岸,同时他们彻底的断绝了阿尔达比勒守军与伊朗后方的联系,阿尔达比勒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
伊拉克人已经打开了通往里海的入海口,得到了打开里海宝库的钥匙。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阿塞拜疆共和国,阿斯塔拉……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甩了甩自己的手套,向高处走去,他要看清楚那座高耸入云的萨巴兰山。
这位元帅是苏联的国防部长,苏联的国防部长意味着什么,在这个红色帝国消失之后,人们不再记得这个词的意义,但生活在那个时代中曾经真正的面对那支地球上最强大苏联红军的人才知道这个词是多么的另人震撼。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他是苏联红军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官,自20世纪70年代以來,苏联红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乌斯季诺夫元帅可以自豪的说,当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因为只有300枚核武器而不得不向美国人的5000枚核弹低头的一幕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洲际导弹数量增加了六倍,核弹头的数量则增加了19倍,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核弹数量。
而在常规武器领域,苏联主战坦克的生产数量超过了同一时期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其他国家坦克生产数量的总合,苏联远程航空兵接连装备了具备超音速穿透能力的图-26逆火式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前线航空兵成功实现歼击机等主战装备现代化(米格-29、苏-27歼击机服役),并且在现代化战机的数量上也已取得了对西方的优势(包括米格-23,苏-15等第二代战机)。
海军则在核潜艇的数量上大大超过美国,国土防空军在全苏范围内建立起大纵深多通道的自动截击防空指挥网络,数千架现代化截击机和上万座地面导弹发射平台构成的防空网络构成了保卫苏联帝国天空的铁幕。
这样恐怖的军队,这样强大的国家,这样伟大的苏联,谁敢拒绝我们的要求。
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元帅看着南方的伊朗国土,骄傲的紧紧抿着自己的嘴角,眼前浮现出那个桀骜不逊的伊拉克小子的身影:库塞?阿卜杜拉,你竟然敢和苏联叫板,你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