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虚弱帝国(上)(2/2)
“什么。”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吃了一惊。他虽然一向认为伊拉克军队战力强劲。但是要说超过苏军却是不太可能的。多罗宁?哈里东诺夫的话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他随即笑了笑。有些不置可否。
“这个国家虽然并不大。但却顽强而坚定。他们不放过任何的时间和机会。壮大自己的力量。而我们却在不断的让自己失血。不断的放弃合法的权力。直到自己曾经的强大变为虚弱。这不正是你们这些外交人员的‘杰出’工作吗。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 多罗宁?哈里东诺夫冷笑了一下。问道。
谈到这个问題。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波茨戴叶夫还是有些尴尬的。
克里姆林宫、外交部和军事部门领导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在这场斗争中各方推行的都是自己的政策。自从戈尔巴乔夫在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和外交部的一些其他人的支持下将“新思维”思想强加给军方。迫使他们在裁军领域做出一个又一个的让步后。外交部和军队间的关系就越來越恶劣。
苏联军人并不反时结束敌对状态。但是始终坚持一条。即所有这一切要逐步.慎重均等地进行。反对冒险主义与明显的单方面让步。
但是自从谢瓦尔德纳泽成为苏联外交部长。并将上一任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时代制订的“外交部的工作即帮助军队进行掩饰和欺骗这一条删除后.双方的关系就越搞越僵。
善于抓住机会的美国人利用苏联国家领导人的“新思维”來达到他们削弱苏联武装力量的目的。在削减射程500~5000公里的导弹谈判中轻易地将射程小于500公里的战术地地导弹列入《美苏关于销毁中短程导弹条约》的削减范围之中。
这是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赠送给西方的“大礼”。价值超过100亿卢布。作为单方面削减的导弹综合系统。360枚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239枚实弹。121枚教练导弹)和106辆战车及同样数量的运输装弹车被销毁。
克里姆林宫将这一礼物作为苏联领导人实现和平“诚意”的象征。在波恩和华盛顿他们得到了西方舆论界无比热烈的追捧。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被冠以“和平缔造者”的美名。然而在阿尔巴特军区。愤怒的军人们用最肮脏的语言攻击他们的最高统帅和外交部长。
这些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都知道。他同时也清楚的知道。除了外交斗争的压力外。苏军内部也存在着“大陆军主义”与“新军事主义”的斗争。从目前看來。应该是前者占了上风。要不是尤里?巴卢耶大斯基大将。这位多罗宁?哈里东诺夫大校早就被军队内部的人踩到灰头土脸了。
不过要不是到伊拉克來。这位大校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只是在小村庄中混吃等死而已。
当两人分开的时候。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突然感到也许这个多罗宁?哈里东诺夫并不是传说的那种虚夸浮谈的人。也许他所说的真的就是苏联的现状。伟大的红军真的已经变的连伊拉克军队也不如了吗。想到这里。多德米特里?波茨戴叶夫看着眼前的巴格达。陷入了沉思。
“苏联人竟然签订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他们捆住自己的手脚。虚弱最大的优势。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欧义莱尔看着最新的情报。摇着头难以想象的说道。
“这份条约对苏联來说确实是一份糟糕的协定。任何有战略军事眼光的人都不会签署这样的东西。”巴赫尔将军在一旁说道:“美国人的海军和空军力量要胜过苏联人。为什么不把这些军种的限制写进条约里。”
“因为任何一个帝国都不可能永远存在。”刘明缓缓站起身來。他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了一句话:凡五百年有王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