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权宜之计(2/2)
辰伟脸上也慢慢露出凝重之色,说道:“文和说得对,我们对他们的立场模糊虽然有好处,不过长期下去弊端就会出来。”
“没错,前期我们不表立场,对董卓稍有偏颇,稳住董卓,让王允董卓相争,注意力不在我们这里,可以方便我们暗中策划措施,可时间一长他们便会看出我们坐山观虎斗的意图。”贾诩说道。
“如今皇宫城防大权已经落在董卓手中,就等同皇帝掌握在他的手中,我们要扳翻董卓,就必须把皇宫的御林军夺到手中。”辰伟说道。
贾诩沉思道:“皇帝是董卓的命脉,否则他也不会那么焦急废黜少帝,另立新帝。皇城的城防董卓肯定不会轻易放出来,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把长安城的城防掌控在手中。”贾诩说道。
辰伟双眼猛地锋芒毕露,说道:“没错,只要掌控了长安城的城防,董卓就只能成为瓮中之鳖。”
“不过要拿下长安城的城防,却要比皇城城防更加难。”贾诩说道。
“为什么?”
“因为长安城的城防分配十分复杂,几乎说是全长安城势力混杂最多的地方。长安城有十二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分派一个门侯管辖,虽然名面上有个城门司马,不过却没有实权,只能主管兵器,却不能掌兵。而这些十二位门候其中有五个属于董卓的人,四个属于皇甫嵩的人,剩下三个表面上属于卫尉管辖,可负责城防的卫尉只是虚设,完全被架空,没有实权,所以这三座城门则掌握在长安本地最大的世家袁家手中。”
“袁家?”辰伟对又突然冒出来个袁家感到头痛。
“这袁家是世家大族,四代人有五人位列三公,有“四世三公”之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实力之大连汉灵帝也忌惮,不过汉灵帝也很倚重袁家,当初洛阳为京都,把作为陪都的长安赐给袁家为属地,袁家扎根长安已经尽一百年,势力几乎染指长安城每一个角落。董卓当年迁都长安,也曾想过把袁家连根拔起,可是袁家根深蒂固,袁家可以拔,不过肯定会牵动整座长安,甚至附近的大小城地,牵涉太广,内忧外患,最后董卓也不得暂搁这个想法,选择和袁家合作。”
“方才你说的京北尹袁洪恐怕和这个袁家有很大关系?”辰伟问道。
贾诩点头道:“没错,这袁洪就是袁家第四辈的子弟,听说在袁家嫡传子弟中排行第二。”
辰伟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难道袁绍也是袁家子弟?”
贾诩露出欣赏之色,“辰伟你果然聪明,能举一反三,没错,袁绍是袁家的子弟,可并非嫡传,而是庶子,因为袁逢的哥哥袁成早逝,袁逢便把袁绍过继给袁成。虽然袁绍不是嫡出,不过如今看来在袁家的子弟中,成就确是最大的。”
“成就大又如何,最后在官渡之战,还不是败在曹操手中。”辰伟自言自语道。
“你说什么?”贾诩疑惑问道。
辰伟摇头笑道:“没什么。”
官渡之战还是一年后的事情,辰伟若现在告诉贾诩,恐怕贾诩也只会以为辰伟胡说。
生怕贾诩追问,辰伟扯开话题道:“如今十二座城门,事实上落在董卓手中的有五座,皇甫嵩手中有四座,世家袁氏则掌握三座。看来这事情果然够棘手。”
“其中势力纠葛之复杂,连董卓也无法完全掌控长安城,这也是为什么董卓还不敢自立为帝的原因,否则以董卓的狼子野心,早已经废帝篡位,哪里还要搞什么立汉献帝。”贾诩说道。
“不过汉献帝还年幼,只是董卓的傀儡,有名无实,董卓却是真正的皇帝。”辰伟叹道。
“他也有很多东西要忌惮,所以他才会希望拉拢你,只要除掉王允皇甫嵩一党,朝廷之上就再无人敢逆背他的意,然后掉头对付辰伟你,到时候就真是为所欲为了!”贾诩说道。
“董卓篡位自立之日永远都不会到来。”辰伟嘴角挑起一丝笑容。
“看见辰伟如此有信心,我也沉稳些。”贾诩笑道。
辰伟总不能把历史上董卓最后被吕布杀死的结果告诉贾诩,而且历史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到底结果如何辰伟也不可知。
“虽然要从他们手中拿下城门的掌控权很难,不过我们必须知难而上,就算不能完全掌控长安城的城防,但也得掌控三分之一,这样我们才能处在不败之地。”辰伟说道。
贾诩点头道:“没错,掌控了城门,就可以将城内外的军队连接起来,外呼内应,否则就算我们在潼关驻军,能够一日抵达长安,若不能进入长安,我们也难有作为。”
“可怎么样才能拿下这些城门,真让人头大啊。”辰伟叹道。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l/1/1673/in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