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阵眼(1/2)
翌曰,
午时已经到了。
东林书院的一干人等都吃下了可以暂时避免妖雾搔扰的阴藕,然后离开了宿营地,对准了西方走了过去,自然是霸气绝伦的七国剑陆九渊开路,温和深邃的阳明先生断后。
虽然陆九渊惯用的那一把巨阙丢失了,但对他这种级别的巨头来说,已经是过了要依靠武器的境界了,普通的一把剑,甚至是一把刀,一根树枝,只要能够承载剑气的东西,那么就是具有足够恐怖的威力!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阵眼的位置,这里浓雾仿佛有若生命一般的涌动着,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雾隐山河阵之所以能够建立几千年还可以基本运作,便是因为它一直都在持之以恒的与外界保持接触联系,若人一样的将自己的不需要的东西交换出去,然后纳入新的东西。
在这阵眼处,便见到浓雾凝聚成了一个高大肥胖的人型,至少也是有十余丈高,一如阿拉丁神灯的肥胖版本,甚至在举起了双臂发出了奇特的声音,就仿佛是“哈哈哈哈”爽朗笑声一样。他一吸的时候,便吸入一大团的黑色浓雾,但一呼的时候,却是呼出来的是点点白雾,似乎还带着鲜活的光芒。
“小心了。”陆九渊沉声道:“这就是雾隐山河阵的阵灵!这阵势就是依靠分布在阵势当中的十余个阵灵来维系活力,阵灵不灭,阵势不死!”
阳明先生也道:
“这阵灵完全是杀不死的,除非是将所有的阵眼都填塞上,才能够断绝它们的根本,否则会不断重生,而阵灵之间相互都有十分强烈的感应,所以一定要速战速决,一击得手,马上就离开。”
王询之也是补充道:
王敬之挽弓,搭箭,轻轻一射!那一支简陋的茅草小箭,便射向了正在怒吼连连,忍受着七国剑摧残的庞大阵灵。
同时,林封谨忽然也从陆九渊的肆意挥洒当中熟悉了他的笔锋和笔意,顿时就觉得十分熟悉,看来他得自孙和林身上的那一本留有“三省老人赠徒文川”的中庸手书,确实乃是陆九渊的亲笔了。
这样的形容听起来很难理解,其实说透了也很简单。打个比喻来说,像是蜀中嘉州的天下第一大佛,仔细靠拢了看,其实是相当简陋的,佛像的石质不好,表面还有许多凹坑,甚至还有垃圾,落叶,鸟粪,但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看到这顶天立地的巍巍巨佛,心中的第一印象就是敬畏,然后是庄严!
“这援军来得也太快了些吧。”
林封谨点点头道:
林封谨的话音还未落,就见到那一支本心拷问箭居然歪歪斜斜的射到了那阵灵的下方,准确的说,是肚脐附近的位置,这庞大阵灵狂吼的声音一下子就哑了,其双手上面本来即将凝聚成形的气体一下子就湮灭散去,而被射到的地方也是立即出现了一个透明的大洞,冒出了大股大股的黄色气息。
这三个深邃的黑洞便都是大阵与外界交流的阵眼,严格的说起来,应该是本来一个阵灵就对应守护一个阵眼的,但是,雾隐山河阵也不知道流传下来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阵灵在这漫长的时光冲刷当中,也是湮灭了大部分,所以这一个阵灵要利用三个阵眼来换气,倒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
顿时,这阵灵就像是被刺中了的气球那样,五官扭曲,身体膨胀,轰然爆碎了开来,众人都是掩住了脸,避免被那狂风正面吹到。等到略微平静下来以后,就见到那阵灵本来呆着的地方雾气尽散,甚至都出现了三个深邃的黑洞,呈品字形状的分布在了一起。
然后这七个字一一轰然爆碎,天地之间的元气都在疯狂的一层一层的破碎,爆裂!不仅仅是每一层破碎爆裂,都仿佛是有一剑从天而降斩了下来,这个字有多少笔画,那么就要爆碎多少次!
说话之间,宁清已经取出了一支长笛,这笛子青玉为躯体,竹节分明,隐隐有泪光朱华闪烁其上,一看就绝对不是凡物。
与此同时,王敬之也是忽然跪倒了在地,诚心正意的拜了三拜,第一拜是敬天,第二拜是敬地,第三拜是敬的自己的道!
当宁清将笛子放到了唇边的时候,便有淡淡的雪意若云霞一般在其周围盘旋,紧接着,一抹若怨若泣的笛声便响了起来,袅袅的盘旋若丝,萦回荡漾。就连那茫茫的雾气,也是不停的卷涌荡漾,这便是宁清的独门绝学“寒雪牵魂引”,可攻伐神魂引人如幻,威能莫测。
这就是阵灵的弱点!
王阳明长吟一声,麻衣飘飘,蹁跹若鹤,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便轻易跨过了十余丈的距离,狠狠一掌就印在了那阵灵被射中的地方!!!
“出去以后也绝对不能够大意,因为根据我的观察,就算是脱离了雾隐山河阵的本体,但是外围还有一层幻阵。龙居宫前方的阵势似乎就借鉴了这幻阵的一些创意,只有走出幻阵以后,这才彻底的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