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退为进(1/2)
当时吕羽还未登基,因此这武功褂子便是吕康赐给林封谨的,林封谨此时这么一说也确实是有道理,因为吕康为父,吕羽为子-------尽管吕康的死甚至都是吕羽推动的,但在表面上,吕羽作为人子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孝道。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朝代,先王的旨意之类的,在明面上权威是永远要大过在位的君王的,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的“仁孝”,几乎每个在位的君王都也都是在表面上要尽量推动这点,表示天大地大,先王的意思才是最大的,这才能避免被史书上记载下来丑闻之类的东西。
所以,林封谨这时候的意思就很明显,我身上的武功褂子是先王赏赐的,你拿现在君上的口谕来压我怎么可能压得到?传扬出去的话,不怕会伤害当今圣上的盛德?乖乖给我跪下吧!
向聚显然被林封谨将了一军,他气势汹汹而来,摆明是要公事公办,但若在这里对林封谨一跪,那还问什么话?气势都被林封谨反过来凌驾而上,自己还有什么脸皮了。不过这人也是有急智的人,忽然捂住额头就往后面一倒,身边的随从急忙叫了起来:
“啊呀,大人的风疾犯了,今儿出来还没服药,先回府去,先回府去。”
这人既然都在自己找台阶下,林封谨也没有要赶尽杀绝的念头,笑了笑道:
“既然如此,等向大人病愈了再说吧,送客!”
等到向聚刚刚一走。林员外就脸色越发难看的对着林封谨发作道:
“你怎的这么糊涂,此人虽然摆明是要来找你麻烦的,但好歹背后也是有着王上的影子,你这样子把人家打发走。岂不是变相的扫了王上的面子?”
林封谨叹了口气道:
“我知道君上应该很快会派人来的,心里面打算的最坏结果是大理寺的官差,最好的结果就是崔公公驾临,看来我的运气还没有用完呢。”
之后的林封谨几乎都是全部照实说的,自己被吸进去之后,那群人也是追了进来,发觉这里才是真正的寢陵。林封谨隐瞒了自己魔傀儡的真正实力,只说是依靠着玉简重宝之匙的便利,便利用帝陵当中的机关和他们周旋,最后双方却是无意当中触动了一处十分厉害的机关,使得墓地当中的雕像傀儡复活了,双方为求活命只能共同对敌。
崔知节听了吕羽的话以后,立即便躬身领命道:
这时候,崔知节自然是不敢怠慢吕羽的询问,很干脆的又去了林封谨的家,林封谨依然是很热情的接待了崔知节,请到书房里面用茶。听崔太监说起了来意之后,林封谨沉吟了一会儿道:
为什么,因为这时候已经不仅仅某件事的成败得失,而是已经演变成了两家的派系之争。
比如说天下第一汤进货的牛羊,那都是林封谨依靠自己开拓出来的商道,从吴作城那边购买来的平价牛羊,你想想看,草原上吴作城牛羊的采购价格。能和襄都的牛羊价格比吗?
“我知道公公头疼什么,来来来,这鬼天气可是冷的要命,先小酌两杯,回去的时候包公公你心满意足就是了。”
崔知节在拿到了林封谨的答复以后,便是迅速进宫了,同时,他也是恪守自己的身份,不带任何感情因素的将林封谨所说的话一五一十的都重复了一遍。吕羽听了以后,拿着林封谨的奏折,还有呈上来的账本看了良久,最后颓然叹息了一声,坐倒在了椅子上捂住了额头,半晌之后才道:
当下酒过三巡。林封谨便对崔知节道:
“公公且慢,您老的心病既然都去掉了,那么何不留下来陪我多喝几杯。”
到时候,等残酷的现实来给予吕羽重重一击之后,吕羽应该才会明白林封谨的重要性,也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事情,确实是离开了某人就玩不转的。
“奴才在。”
林封谨假若这么说的话,那就是明显要搅混水,而且他确实是有理有据的,那么朝廷中非得掀起大动荡不可。万和林,法家,东林书院三派的人相互攻击,这水不知道有多深,崔知节自己想不下水都难了,一想想这种情形,崔知节忍不住都觉得头皮都在发麻发炸。
“我若是用了其他的法子,那么保不准王上会记下这码事,但是我用的先王赏赐的武功褂子,那就没有什么后患了。在先王那件事上,王上可是亏了不少心的!”
最重要的是,于公来说,这样的内耗对北齐内部极其不利,党争的代价就是以迅速消耗国力。于私来说。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那么就是崔知节弄出来的导火索,在吕羽心目当中也会留下来无能的印象......
“此事本来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搞到了现在的话,却是已经被弄成了党争的工具,一旦弄出来了气候的话,于我北齐不利。在浩荡的国势面前,我个人的得失荣辱真真是不值一提了。这也是目前能最迅速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崔公公不必多说,我意已决。”
“也好,也好。”
“王上乃是明主,林公子你这又是何必?”
若是没有了这一点便利的话,天下第一汤能够勉强保本就不错了,但要想赚现在的钱就休想。
很显然,对于崔知节的来到,林封谨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一见到了崔知节前来,先是愣了愣,然后就张开嘴巴笑了起来:
“你去问一问林封谨,听一听他怎么说的。”
林封谨一直都深信一个道理,那就是送礼就一定要送重礼,这样的话一次性就能让人领情。同理,他此时要以退为进,那么就干脆一步后退到足够的距离!自己退得越多,那么留出来的战略空间也就越大!更加方便看清楚敌人!将来反攻的时候也更加酣畅淋漓!
向聚是法家楔入到了北齐朝廷当中的一个钉子,并且还是眼睁睁的钉在了东林书院的眼皮子底下!若是东林书院不能做出什么反应出来。那搞不好就会成了天大的笑话。
林封谨一摆手道:
林封谨将这“天下第一汤”捐掉,一来是可以避免吕羽忌惮他和吞蛇军往丛过密-------吞蛇军乃是吕羽的命根子,起家的宝贝,无论谁伸手进去都是大忌惮。二来则是破财免灾。一旦旁人对他进行攻击,林封谨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捐了价值几百万两的银子的店铺出来赎罪,吕羽也有了借口来维护他。
崔知节虽然在领旨的时候没有什么二话,但一出门后就摇头叹气,对他来说,此时是很不想裹进这摊浑水里面去的。
两人多喝了几杯之后,下人却走上来对林封谨附耳说了几句,林封谨便让人拿了个托盘过来,上面却是个小册子,然后林封谨拿过小册子,对着崔知节正色道:
“奴才领旨。”
这一瞬间,崔知节甚至忽然觉得万和林这个老东西真的是太怂包了。当时以为夺玺乃是手到擒来的功劳,抢得比谁都厉害。一旦办砸了事情,立即就变得滑不留手,推卸责任比谁都快。这样没担当的老货,不要说吕羽,就连崔知节一下子就对万和林有些鄙夷吧。
看到了林封谨的奏本,崔知节深吸了一口气,忍不住道:
便是要讨好吕羽,凡是在里面做的吞蛇军的退伍军士,发的都是双份银钱。林封谨甚至可以推测得到,一旦出现亏损,那么接下来往往就会发生两种事情,第一种事情是降薪,降薪之后便是裁员。
林封谨这话说得有理有据的,也在情理当中。崔太监也只能苦笑点头。
当然,这只是崔知节的推断而已,其实这其中还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便是林封谨这一次心里面也是有几分怨气的,自己被赶鸭子上架,最后差使办砸了。还要自己出来顶缸,这种事情换成谁,谁没有点怒气?
“这家伙是想要给我撂挑子了吧?”
从吞蛇军里面退下来的这些伤残大头兵平时习惯了领这双份工钱。突然之间给他降一半。甚至叫他滚蛋,那会惹出来什么事情?当然是用肌肉都想得出来的了。
林封谨便是秉着九真一假的说法,便说是不久以后就遇上了武亲王钱震这群人(当然,林封谨也没有说武亲王钱震的身份),自然就打了起来,好在自己本来也就存下来了拖延的念头,也布置了一些机关,见势不妙,且战且退,结果靠到了一处地支迷宫的入口处之前的时候,忽然发觉怀中的玉简重宝之匙发出来了刺目的亮光,然后那个地支迷宫的入口就变色,生出了巨大的吸力将自己吸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