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草原新贵(1/2)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两帮人吵起来可以说是必然的了,而这也正是林封谨想要达到的目的。

对于林封谨来说,国君吕羽已经早就知道了他的才能,因此乡试对林封谨来说,目的也就是能中就行了,考个头名又能怎样?反而白白的招人嫉恨,所以干脆就写了这么一份争议性极强的卷子出来。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名鼎鼎的林封谨考了个十三名出来,在他前面的十二个人肯定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当然不会跳出来说什么偏心啊,作弊啊,便不会导致树大招风。

而正因为林封谨卷子里面的争议性,支持他的人就会大骂考官不公,有眼不识泰山,哪怕不认可林封谨观点的人,也会在心中暗赞一句少年人真是有个性,哪怕是在乡试这样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居然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不怕遇到考官不喜你的观点,直接就不取。

这样一来,便任谁都猜不到事情的真相了,谁能想得到,林封谨的这个十三名是作弊得来的呢?并且帮忙他作弊的还有国君大人?

***

时间迅速的过去,一转眼已经是九月了,这段时间里面,林封谨携回来的财富被迅速的消耗着,一大半又填进了吴作城这个黑洞里面,非但将坏掉的神武弩更换了下来,更是额外填补了两百台双发神武弩过去。

同时,吴作城外出的大量商队也是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数量惊人的战马被交换了回来,草原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牛羊和马匹,因此吴作城的骑兵也是被迅速重建,而战俘则是在方圆五六百里内都修筑有了烽火台,建立了充足的预警系统。

越光莲雾米也是有了新的进展,产量更高,对灵气要求更小的品种被开发了出来。林封谨想了想,将其叫做熹光莲雾米。当然。这种熹光莲雾米结出来的米粒肯定就要逊色一些,无论是口感或者是灵气都无法与越光莲雾米种植出来的相比,

不过,这东西再怎么说也是精心栽培种植出来的,单是里面蕴藏有灵气这一项,也是与那些普通的优秀大米之间又有天壤之别了。可以预期的是,这东西只要放出去。一定就可以卖个好价钱的。

更重要的是,三里部的扩张是建立在很松散的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并不要求对方加入成为自己的附庸部族,并不干涉他们的任何活动,内部事务。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年按照新增牲口的数量,缴纳一定比例的牛羊税。

所以林封谨很干脆的决定,在目前的田亩当中大规模的种植熹光莲雾米,至于越光莲雾米则只是种植一小部分再说,用处自然就是进贡和自家人吃,根本就不对外发卖的。

这一战被称为是黎县之战,东海联军在这一战当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人损失,超过十二万名士兵被俘虏或者杀死,三十一名神官玉碎,更是损失了丁号战区七成以上的舰船--------最要命的是,这些舰船若是被毁掉也罢了,更是有一大半都被对方俘虏了去,这就是此消彼长的问题了。

东海诸国之间的联盟本来就十分脆弱,并且彼此之间都是互相攻伐,有着血仇,外部的压力一去,内部立即就涌现出来了分赃不均啊,指摘对方出工不出力啊等等声音,这心思用在内斗上多了,用在外部自然就少了。

因此,林封谨在各方面的情报汇聚起来了以后,分析出来了东海联军的真正目的,也是放下了心来,知道吴作城短期内也是没有什么威胁了,便急忙下令让草原上面的三里部也是回归了去。之前打仗可是弄得元气大伤,此时便是好好的补充一番经济。

非但如此,这一战当中,日出之国统帅天卢殿下手下的八鬼又再次陨落了两人,加上之前被林封谨气死呕血的鸦鬼策,在上茂战死的其余两鬼。他的手下的这八大干将只余其三,而损失掉的中低层将领给军队带来的战力锐减,还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甚至既不想考进士,也不想做官的,都可以直接在家享清福,哪怕是之前家里穷得叮当响,但冲着举人名下的那一百亩免税田,也自是有人报效田地,有人甘为奴仆,让你衣食无忧。

为什么?自然是担心吴作城了。

缴纳一定的会费入场,然后按照会员身份的不同享受vip的折扣。

但是,此时日出之国虽然还是强国,却是已是今非昔比,再也不复之前的一言九鼎的盛况了。

三里部便悍然出军,与达颜部落战于阿斯河边。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天卢殿下提出来诸国联合出兵,要打吴作城的时候,尤其是在吴作城下面吃过大亏的黑齿国,渤泥国,卢俱国三国就显得十分消极了。

并且告诉这些部族,要缴纳牛羊是建立在了有盈余的基础上,倘若是没有盈余的话,则是可以免交的,同时,联盟内部在吴作城交易的话,可以享受折扣价。

同时。这一战之后,日出之国的力量迅速衰竭。已经不再是之前一家独大,需要两三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与之抗衡的地步了,众所周知的是,军队当中最好只有一个声音,而现在随着日出之国失去了可以主导战局的能力后,东海联军内部的纷争也开始迅速的变大了起来,并且他们虽然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惨败,但也可以说是捞得盆满钵满,心满意足。

黎县之战以后,被入侵的中原四国也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反扑和回应,普遍出现了大意轻敌的东海联军虽然没有再出现黎县那样的惨败,可是积少成多,顿时也是纷纷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伤亡,累计起来的数字也是十分惊人。

这一战之后,三里部隐然已经成为了草原上崛起的新贵,而在三里部势力范围内讨生活的部族的出产,支持吴作城的贸易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接下来这些减速了的骑兵,面对的却是张雷指挥的口衔钢刀,手持重盾的重甲步兵,达颜部落的骑兵装备本来就十分简陋,失去了战马的冲击力以后,面对重甲步兵甚至是破防都难,因此下场可想而知!

要知道,三里部在之前的一战之后,里面的军士也都仿佛是被淬炼过的钢铁那样,无论是三里部的骑兵,还是张雷所领的重盾步兵,都已经算得上是精锐了,并且这一战出征的时候,便目前这些人马为骨干大肆扩军,从抓获的俘虏,牧奴当中选取兵士,一口气扩张到三万余人。

其实说得直白一点,这就是林封谨从前世的记忆里面借鉴来的会员模式:

这时候,遭受荼毒最烈的南郑福王一系,便是窥准了时机,在距离海岸九十里的海西郡黎县设伏,看准了此时东海诸国最需求的木材,兵器,并且以此为诱饵,将其引诱来攻击海西郡的黎县。

八十台神武弩齐射两轮以后,便是被拖着往后方去了,这时候,镇守中军的步军才仿佛是图穷匕见,剥鸡蛋壳似的,露出来了最终应对骑兵的措施,那便是横亘若城墙一般的大车阵!

他们觉得这日出之国真的是吃饱了撑的!

东海诸国此时携大胜之威而来,强势登陆,围攻黎县,结果攻入黎县之后才发觉中计,南郑伏兵络绎而出,将之围得水泄不通,更是对黎县围而不攻,故意引来了留守的敌人来救,这便是兵法上有名的“围城打援”战术。

有道是骄兵必败,东海联军一开始确实是高歌猛进。堪称是穷追猛打,势如破竹。后来更是连州郡大城也是被其袭破,大有攻城略地的态势。

若天卢殿下真的一意孤行,那么此事搞不好就会成为一大把柄,要知道,他还有三四个兄弟都在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将其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呢。

在这一连番的胜利之下,东海联军内部的矛盾也就渐渐的显示了出来,之前他们来攻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的如履薄冰,为中原大国的威名所慑,可是现在试探性的进攻之后,却忽然发觉这貌似可畏可怖的大国似乎也就这么大一回事儿,居然是纸老虎。那么心中也就骄傲自矜了起来。

自从东海联军撤离以后,拥有大量粮食的三里部便以粮食为饵和礼物,迅速的进行扩张,这样的全新怀柔扩张方式,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的,几乎没有部落能够抵抗这样的诱惑。

举人则是表示已经是一只脚踏入仕途,接下来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会去考一考进士的,中了进士,那就是要包分配官职的。

这大车平时是用来装载步军的粮草辎重,节约士兵的体力,一旦发觉对方骑兵即将来袭,便是很干脆的将其打横,变成车阵!并且这车阵并不像是城墙那样的完全封死,而是将三四百辆大车零散分布在了战阵上面,留有不少的可以进入的缺口。

并且此时东海联军在富庶的地区劫掠惯了,眼光也高了,再看那草原上的话,未免就觉得是鸟不拉屎,荒凉冷僻,毫无油水了。

再说了,现在去打的话,就算打下来了,这吴作城归谁?莫不是你日出之国在下面碰到了硬骨头,吃了个大亏,就想要将手伸到咱们丙号战区来了?干你娘呢,你最初的时候在富庶的江南捞得盆满钵满,吃的满嘴流油的时候怎么不打?

甚至林封谨可以断言,这三万余人的战力,甚至都不会比狂风将军申残或者说横波将军麾下的人马差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