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以不变应万变(求月票!)(2/2)
郑理:“我一直认为梅林没有实体,他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可以任意接管每个人的身体。”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找不到他。”
赵院士:“我们内部也有类似的猜想,梅林也许是存在于某种我们不知道的空间里的幽灵。”
“当他想过人间的生活时,又再次出现。”
郑理装作苦笑道:“但这只是猜想,我们没有谁能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赵院士点头道:“是啊,之前斯德哥尔摩那次,我们离的太远。
等我们得到消息,梅林早就无影无踪了。
至于当时的一切异常物品,全部被欧罗巴联盟和阿美利肯给拿走了。
也不知道他们围绕这些有什么惊人发现。”
郑理问道:“我们最近不是和欧罗巴联盟走的很近吗?
可以试着和欧罗巴联盟那边展开联合研究。”
赵院士无奈道:“走的很近不过是各取所需,并不代表真的走的很近。”
“当初我们提出过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上方盘旋着那么多只乌鸦,能不能提供几只给我们研究。
我们愿意以交换的方式来获得。
但是欧罗巴联盟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
“你知道北斗导航是怎么来的吗?”
郑理:“不太清楚。”
“大概二十年前的事了,本来那时候我们要和欧罗巴联盟一起搞伽利略导航系统,就是他们先提出的导航系统,然后我们参与进去。
结果我们掏了钱,对方不让我们接触核心技术,而且还各种把我们排除在任何重大决策之外。
这次之所以我们能在延寿药剂上开展合作,也是因为对方需要我们。”
“所以别对国际合作抱太大期望,特别是在魔法这么敏感的领域。”
“你回国的时间刚刚好,如果等你成为法师再想回来,那会要麻烦很多。”
赵院士和郑理又围绕魔法闲聊了几句后,赵院士摸了摸头上的汗,然后起身说道:“蹲了这么久脚都给我蹲麻了。”
“法力有限。”
一边要维持结界类的法术,一边要跟郑理沟通,他还要把他们对话内容每一个字都要记下。
赵院士深感自己年纪大了,即便是成为法师,也抗不了多久。
见郑理蹲这么久站起来,丝毫没有感觉,更让赵院士感慨年轻真好。
“那我就走了,不用你送我,你忙你的就好了。”
赵院士带着郑理提供的纸质文档走了。
“从华国典籍推测灵魂的本质”
异常事物管理局的法师们,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都傻眼了。
当他们去寻访华国各种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有没有超自然力量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之后他们就没把华国典籍跟魔法联系上。
在讨论灵魂的时候就更没有思考这一茬。
比如《黄帝内经》记载:“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根本没有啥灵魂分在各个器官。
因此没人把华夏的典籍跟灵魂联系到一起。
大家都认为华夏典籍里对灵魂的认知是古人的臆想。
郑理让人工智能写的这篇文章,结合了很多法师联盟对灵魂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然后将这些思考和华国古代对魂魄的认知巧妙联系到一起。
“郑理的构思很巧妙,连我们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阐述灵魂的本质,就更别提其他国家了。
难怪能获得两枚magic coin。”
“最重要是说的有道理,华国古代对灵魂的认知只是引子,他本人的猜想才是关键。
华国典籍我们几位看过的也不少,怎么没人想到呢?”
“说白了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灵魂的本质,而是郑理就是梅林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不是一直都怀疑郑理就是梅林吗?
只是这次李渺渺成为法师之后,我们加深了这种怀疑。”
“但是从这篇论文中对华国古代典籍信手拈来的份上,梅林怎么可能对华国古代文化如此了解。
老赵你去了郑理办公室这么多次,他办公室里有没有什么书?”
“我想想,我在他办公室里看到过线装版的《庄子》、《抱朴子》,还有《左传》。”
“老赵,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不对劲。”
“我看到郑理递给我的文档标题,我当时就留意了一下周围。”
其实赵院士的记忆是郑理伪造的。
“从对华国古代宗教文化和思想的了解之深来判断,郑理确实不太可能是梅林。”
“要我说,郑理是不是梅林都不重要。
郑理是梅林,他会和我们合作吗?
我们拿他有办法吗?
郑理不是梅林,那就更不用说了,华国难得有如此人才。”
“就算郑理是梅林,除非我们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揭破他身份的时候,控制住他。
但是以梅林在斯德哥尔摩表现出来的附身能力,郑理大概率不是他的真身。
有可能真的像郑理所说的,梅林是以一种我们不了解的形态存在于蓝星。
更重要的是,梅林表现出来的远距离定点诅咒能力,即便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上面都要考虑再三。
更别提我们连郑理是不是梅林的真身都无法确定。
反而大家维持现状,就算郑理就是梅林,我们也能享受到梅林带来的好处。
光是脑机连接和后续脑机连接深入发展的前景,足够支撑华国在高科技产业上再往上攀好几个台阶了。
郑理是梅林,揭穿他的身份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保持现状,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梅林表现出来的至少愿意遵守规则,以及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引导蓝星科技进步。
我认为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同意,而且老赵你可以多去找郑理聊聊,万一他真是梅林,你也算是梅林亲传大弟子了。”
我本来想编一下华夏古代对灵魂的认知,然后和现代前沿科学做个有机结合,但是实在能力有限。
对古代典籍了解有限,又不想抄百度百科糊弄大家,想了想就算了。
前面有人说我抄百度百科,我敢保证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另外月底了,求月票!月票留着也过不了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