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141章 西夏亡国(1/2)

第141章 西夏亡国

兴庆府。

赫兰铁罕目瞪口呆地看着亲信,一字一句:“我一品堂十二分舵,一夜之间被全部捣毁?”

“是!是的!”

那亲信冷汗涔涔,眼中满是恐惧:“都反了,那些异人都反了!”

赫兰铁罕不可置信地摇摇头,晃了晃手中的琴酒:“包括送酒之人?”

亲信一愣:“是的!”

“那他为什么还要送酒巴结我呢?”

赫兰铁罕不知怎么的,脑海中的第一念头竟是这个,然后突然反应过来,手中的琴酒猛地砸在地上,碎成渣渣,放声狂吼:“叛徒!一群叛徒!”

正自无能狂怒,宫内有内侍前来传讯,太后有招。

武林高手再厉害,能抵挡得了训练有素的千军万马吗?

一道乌光飞出,赫兰铁罕接过,就见正是调用禁军的令牌。

根本挡不住!

原谅来得太突然,赫兰铁罕有点懵,傻愣愣地站起身来。

现在的李秋水,依旧将这支兵马对准了内部。

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不过再是防备,一旦辽国大军压境,两面开战下的压力也要陡增数倍,到那时只要能保住兴庆府,逼大宋退兵,之前丢失的土地城池,都能逐步收回。

赫兰铁罕硬着头皮入了宫,带着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动用重刑的可能,跪在了太后宫前。

赫兰铁罕斗志昂扬地离去,却不知身后轻风一动,李秋水立于宫殿之上,衣袂飘飘,遥望远方,眼中露出疲惫:“师兄,我在外面好累,等西夏事了,我就回无量山,回到你的身边!”

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现在赫兰铁罕在老大的误导下,眼中露出了凶光:“难道九翼道人……”

只是赫兰铁罕口号喊得固然响亮,心中其实是有些虚的。

曾经的软柿子,是大宋。

弓弦铮铮鸣响,此起彼伏,连成一首杀气腾腾的曲乐,以连绵不绝的惨叫声为伴奏,让再勇猛的党项人,都从心底里寒气直冒。

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大宋的河北,而是西夏的兴灵。

骑兵一出,争锋相对,铁鹞子再也无法逞半点威风,在激昂的鼓声中,宋军开始大踏步地压境。

看到这一幕时,兴庆府上的众多西夏将领,岂能不血色尽褪?

因此早在大军压境之前,黄尚就派种师道领十万精兵驻扎,随时又可调集十万禁军支援。

赫兰铁罕接住令牌,血气上涌,激动得浑身都发起抖来。

西夏王城。

挡不住!

就在这时,李秋水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放手去做吧,留着这些叛逆在我王城中,威胁更大!”

现在的软柿子,则是骄狂不可一世的大白上国。

一品堂遭此重创,肯定是压制不住九翼道人,但赫兰铁罕身为西夏皇族,又得太后支持,还能调用西夏士兵。

强大轰鸣的蹄音隆隆响起,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的铁骑,出现在视线尽头。

自从黄尚将西夏各地兵力分布带回,就等于开了地图透视,本就拥有绝对优势的大宋军队,可谓势如破竹,十数日的时间,就攻城掠地,直指核心。

天摇地动,惊涛如雷,宋人眼中,看不到其他东西,唯有那无尽森冷的杀机。

赫兰铁罕闻言恨声道:“没想到他如此禽兽不如,那背叛我大白上国,就很正常了,太后,我愿领兵灭杀九翼与其党羽!”

一排排雪亮的刀光,卷起了道道血光。

原本他们还酝酿出了一些战术,比如决堤黄河,来个水淹七军。

当斥候来报,一个惊天噩耗砸了下来。

嘭!

一直调兵遣将,蓄势已发的辽国,真的举兵南下了。

兴庆府前。

“报!”

西夏的局势严峻,前途不容乐观,叛变一个两个过去,也是情有可原。

刀转如轮,人马皆碎。

河北是大宋之重,没了河北,本就无险可守的开封,就是被敲去壳子的核桃。

实际上,他也举荐了不少,但被选择性地忽视了。

正面战场一败涂地,令西夏只能转为防守。

而辽国的选择,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捆稻草。

不过再无法交代,也总得面对。

当宋军战士们紧握刀柄,劈下刀刃,前方的阻碍,都在尖啸的刀锋掠过之后,一分为二。

为首大将,正是王舜臣。

久违的骑兵!

最后的希望也丧失殆尽。

他们知道,这一战单凭西夏,是绝对抵挡不住大宋了。

曾几何时,大宋对阵西夏,每战必败,铁鹞子就是绝对的王牌,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你堂堂契丹人,居然不去进攻河北,反倒来入侵我们党项的土地?

赫兰铁罕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冲杀在前排的铁鹞子,直接被层层刀浪卷得不见踪影,其后的铁鹞子则见后阵和两侧的弩手,射出在弩槽中等候已久的箭矢。

哪怕大部分都在种师道麾下防备辽国,这里养精蓄锐的五千之数,也足以压垮久战疲惫的两千多铁鹞子。

贺兰山东的丰美土地,契丹人其实垂涎已久,但就跟三国时期,三足鼎立,各有忌惮一样,辽国也不想跟西夏死斗,让大宋捡去便宜,便一直未曾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