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第998章 纣王皮肤终入手(2/2)

闻仲是两朝元老,无论是声望、地位还是能力,都在商容和比干之上,他的意向可以说代表了大部分臣子的决定,正是因为有闻仲的支持,寿王的位置才坐得稳固。

双方还有亲戚关系,姬昌的母亲是帝乙之妹,渭水迎娶,传为佳话,后来姬昌刚刚出生,上代商君以想看外孙的说法,让姬历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姬昌进京,然后以莫须有的谋逆罪名,将姬历抓捕入狱,不久后杀之。

但他刚刚犯了错误,此时听到这个敏感问题,立刻违心地道:“孤自当团结八百诸侯,令四大诸侯各领二百诸侯,令天下顺平,国泰民安。”

事后证明,这种做法是极为愚蠢的,不仅无法解除威胁,还让大商陷入不义的被动境界,其子姬昌长大后更是励精图治,西岐不弱反强。

这个答案,是真的不争。

“太师,将这些贼子统统拿下!”

“不!!!”

“是!”

寿王感到十分荒谬,然后又升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愤怒:“孤就是不信,帝位谁不要!”

现在对于他的大事情,是眼前这场骚乱。

闻仲看向黄尚:“子启殿下呢?”

“四大诸侯!嘿,四大诸侯!”

也是寿王近来表现太过不堪,再加上大典上的混乱,令帝乙不得不多想。

黄尚对此不以为意。

这四大诸侯不仅是自己的诸侯国实力强劲,更有一批盟友簇拥,权势极大,九夷和犬戎之所以能对大商形成威逼之势,四大诸侯也有养匪自重的嫌疑。

“来吧!”

寿王一惊,心中发虚,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说到一半,想到了寿王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脾气,不禁再度剧烈咳嗽起来。

闻仲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验了,并且陛下对于寿王继位,也产生了一些动摇,否则根本不需要问。

当闻仲转身离去,回到殿内向帝乙禀告,寿王惊疑不定地看了过来,低声道:“你到底要什么?”

……

可惜知道归知道,这是根本制度的弊端,一时半会根本解决不了,帝乙也很清楚,重重咳嗽着:“四大诸侯非一代之力能够除去,当拉拢打压,分而治之,朕去后,四位爱卿一定要辅佐新君,务必提防好西伯侯姬昌!”

黄尚道:“你愿意向上天立誓么?你若能成为一个好的帝王,我则全心全意辅佐于你!”

至今商传世三十代,诸侯也由三千降为八百,却也诞生出了四大诸侯。

可在近来数次打击下,大皇子如日中天,寿王每况愈下。

不过当混乱彻底平息后,从祭台下来的帝乙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看着两个儿子,目光无比复杂,突然咯的一下,往后倒去。

小事情。

可寿王此时已经自乱阵脚,哪里会多想,闻言点点头:“正该如此!”

两人视线相对,寿王的视线突然凝固,因为他惊骇欲绝地感到,对方的眼中有两道漩涡,将他深深吸入进去。

黄飞虎一怔,感到十分奇怪。

四臣纷纷变了脸色,就连闻仲都不例外。

闻仲面色恢复平静,开口道:“八百诸侯,强弱有别,若说能对大商形成威胁的,自然莫过于四大诸侯……”

目睹这一幕,寿王如遭雷噬,心中涌起了莫大的恐慌:“难道太师也要离孤而去吗?”

闻仲再不看他,冷哼一声,对着西方教道:“你们护驾有功,此次就免了责罚,带着那道人的尸体走吧!”

寿王心中咬牙切齿,脸上却堆起笑容,凝视着他:“听了兄长此言,孤是真的错怪你了,孤愿意向上苍立誓,成为一个好帝王!”

闻仲沉默了一下,缓缓地道:“这就是寿王殿下所言,可想清楚了?”

只是他想到自己父亲做的事情,又叮嘱道:“然姬昌贤名已成,不可轻易杀之,你们要劝新帝,隐忍为上……咳咳!”

黄尚叹了口气,有种不被理解的淡淡忧伤:“孤早就说过,微子启不爱当帝王,对帝王之位不感兴趣,你们为何就是不信呢!”

……

黄尚闭上嘴,并不回答。

西伯侯姬昌勤政爱才,善施仁德,演化周易,有圣人之誉,西岐对于朝歌向来恭敬,每每攻打犬戎,要兵要粮,绝无二话,比起之前不给粮草的东伯侯姜桓楚都要乖顺。

屁用没有!

“你们不用再安慰朕了。”

帝乙喃喃念叨着,语气里面满是不甘。

气数流逝,天平再度向着黄尚那里倾斜。

宫城深处,帝乙卧于榻上,饱满的脸颊干瘪下去,眉宇间灰气笼罩,声音低沉地问道。

寿王一怔,看了过来,闻仲更是为之动容:“殿下!”

等到气息平顺后,帝乙看向闻仲:“太师,你去问一问受德和子启,登基大典时,八百诸侯都要朝京,他们准备作何应对。”

“统统住手!”

闻仲、比干、商容和已经被封为武成王的黄飞虎,四位文武要臣跪在榻前,齐声道。

这是暗示,闻仲虽然对寿王感到失望,但毕竟教了他这么多年,不仅是君臣,更有师生之情,私人感情上,偏向是很明显的。

父王重病,作为儿子,自然等候在大殿之外。

诸侯之间互相姻亲乃是常事,别说庶出,连嫡系子弟都是众多,西伯侯姬昌现在更有七十几子,一把年纪了还勤耕不辍,让帝乙好生羡慕,再过十年,能凑够一百个儿子都说不定。

闻仲并不愚蠢,虽然也痛恨西方教这种化外蛮夷,但仔细思索了一下,就隐隐察觉到了事情的真相,额头上的竖目张开,深深凝视着寿王。

当闻仲向帝乙汇报,去而复返之际,就见大殿之中,微子启毫无变化,依旧是一副贤王之相。

关键是寿王,不知两者说了什么,脸色竟重新恢复红润,更出现了昂然的自信。

他的目光明澈,气度截然不同,有种一夕之间,大彻大悟之感,看向微子启的目光,就像是帝乙看向比干,透露出真诚的亲近和信任。

闻仲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想到了帝乙的磨练,终于心悦诚服,抚须赞道:“天佑大商!天佑大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