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收购遇阻(1/2)
第127章 收购遇阻
搞技术的都很务实。
在王岩的规划中,想要将两个实验室正常运转起来,每个实验室的研究员少说也不能低于100人规模。
哪有那么好招人的?
因此,哪怕是其中的某一些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只要提出的要求不是太过分,他也都是可以容忍的。
先将实验室的架构搭设起来再说。
张硕却有不同看法。
“我说,咱们的目光,也不要仅仅局限在滨海城这个小圈子里,学术领域,全国知名高校都可以去转一圈嘛,我就不信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你说的这个,我也考虑到了。准备年后带着团队,在全国跑一遍。”春节假期期间,王岩还要带着研发团队应付春节营销活动。
肯定是抽不出时间的。
“这就对了嘛。”
王岩也很乐见促成这事,“有了你的承诺,我会跟老师再沟通的。不过,你也别报太高的期望,就算我们出钱,能参与的估计也非常有限。”
春苗基金设立的意义,除了帮助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另外一大主旨,就是助力国内的教育跟科学研究。
张硕本身也没抱太大期望,就当为国家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了。
将萌芽从社会攫取到的巨额利润,重新投入到教育领域。
“首先一点,杜瑞文本身是愿意接受萌芽收购的。而且,经过我跟他的反复沟通,也基本打消了他的顾虑,表示愿意回国,主持青云数据的工作。”
张硕当场给出解决方案,“可以让杜瑞文带领一个团队回国,主持青云数据。不愿意回国的,可以继续留在硅谷,由麦克领导瑞文工作室,继续维持瑞文工作室在硅谷的运转。两头开,两不耽误嘛。”
张硕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有了这一回遭遇,张硕参加瓦力智造合作签约仪式的心思,突然就变淡了,决定还是安排蒋悦去参加。
王岩离开之后,张硕揉了揉额头。
会议室已经架起了投影仪,利用远程视频软件,接通了漂亮国那边。
华威就是最好的榜样。
产学研结合才是效率最高的研发机制。
这才印证了。
“事在人为嘛。”
又一想。
千度集团就不用说了,哪怕是狐狸集团,现在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排名前5位的存在,妥妥的巨无霸。
双方讨论的,也正是关于收购硅谷瑞文工作室的事情。
也就是说。
自己就不去了。
张硕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就怕这钱不出去啊。
伍佘元的尽调还是做得很称职的。
王岩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太过于依赖佟院长的关系了,最近一直呆在公司搞研发,眼界却并没有随着公司地位提升而拓展。
在研发领域,不是说砸钱就行的,首先得有相应的研发人才,其次得有与之相匹配的研发平台,最后还得有大牛牵头。
“能参加的话,那当然没问题啊。”
“除了收购审查,还要过天使投资人那一关。”伍佘元补充。
“什么事?”
这不机会就在眼前吗?
“萌芽控股可以用春苗基金的名义,向滨海大学捐赠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实验室的筹建与运维。前提是,能够让青禾科技也机会参与进去。”
如果,薇信能够在跟腾达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用户数量突破1亿大关,那或许,真的就能撬开互联网固有格局的一条缝隙。
因为去了也没用,那些机器人领域的大拿未必就真的会高看他一眼。
伍佘元开始汇报他到硅谷之后,了解到的一些具体情况。
“问题就出在另外一个合伙人麦克身上,无论我怎么劝说,对方都无动于衷,根本没有来华夏工作的意愿,只想留在硅谷。”
“那么,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张硕问。
2011年的千度集团,还是很风光的。
“直接开始吧。”
“走吧!”
主要就是伍佘元。
学术圈跟企业之间,还是有一条看不见的沟壑的。
现在是上午10点,漂亮国那边已经是晚上7点。
“这样可以是可以,”伍佘元凝重的神情并未完全舒展,“现在还有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面对收购审查的问题。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漂亮国恐怕很难会允许一家华夏企业,收购一家硅谷的高新技术企业。”
“现在就是卡在这,情况有些复杂。”
尤其萌芽控股是在华夏本土注册的,血统百分百纯正。
还是等到瓦力智造资金短缺的时候,萌芽再次注资,取得瓦力智造的控股权之后,再来实现他的抱负吧。
有些头疼。
反倒是腾达那样的巨无霸,对高级研究人才的吸引力更大。
伍佘元也很聪明,先报喜,再报忧。
“张总,跟漂亮国那边的远程视频通话,已经调试好了。”
还真就可能是空有钱而办不成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