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来自张硕的忠告——先上车,后补票(1/2)

第233章 来自张硕的忠告——先上车,后补票!

张硕一行下车之后,恰好经过篮球场。

有不少新员工正在操场打篮球,挥汗如雨,向围观的女同事发散魅力,以期获得优先择偶权,因而一个个表现欲都非常强。

大学时的恋爱多少还带着一丝单纯,步入社会就功利许多。

因为妹子少了呀!

看着这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少女们,张硕也很是感慨,正打量呢,一个篮球突然飞奔而来,李烽下意识就要阻挡。

篮球被张硕伸手拦下。

他在大学生也喜欢打篮球,最近一年又增强锻炼,原地一个跳投,篮球划过一道长长的抛物线,直接入网。

“好球!”

见状,不止是围观者,蒋悦等高管也都笑着鼓掌。

“老板,您刚才讲的太好了。”陈小婉就很激动。

“哈哈哈~~~”

“这个到真不是忽悠,你想在滨海城买房的话,还是要趁早。”

唯一能够自己把控的,也就只剩下努力这一点。

“张总,一起打球吧!”

“在滨海城买房,成为滨海人!”

萌芽春招能取得如此丰硕成果,就是得益于张硕在魔都高校的巡回演讲,继而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一轮热议。

见面会上,张硕其实并没有怎么发言,基本上都是高管们在讲,讲企业文化,讲职场规则,谈理想,讲抱负。

试问,谁不想在大城市落地生根呢?

“这个其实不难。只要踏实工作三到四年,不乱钱,努力攒钱,家里再支援一点,基本就能凑够首付了。”张硕回答得很认真。

张硕就很感慨。

整个见面会,张硕虽然全程一言不发,却始终都是会场的焦点人物,尤其是张硕的年龄摆在这,就更加的不可思议。

“靠家里支援,那不是啃老吗?”那名男生显然没有领会到张硕的真意。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大部分脸上都还带着尚未洗去的稚嫩,或是假装成熟,或者强装镇定。

众人很是不解。

一瞬间。

在被蒋悦“委以重任”之前,陈小婉都是处在半摸鱼状态的。

那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任何一位年轻人,在张硕面前,都将变得光芒黯淡。

自然也是更有说服力一些。

谁不想成为成功的那一小撮呢?

更不会有人承认,自己会是将来被淘汰的那一批。

只是在最后。

陈小婉就懵了,“可我觉得您讲的很真实,也很接地气啊。”

能够容纳六千人的超级大礼堂,黑压压坐满了五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萌芽新员工,全部穿着带有萌芽logo的定制t恤,场面蔚为壮观。

别人说这话,可能确实缺点说服力,但是张硕不同,他已经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身上自带感召光环。

“哗啦啦!!!”

听了张硕的话,再看身边的同伴,目光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殊不知,在新员工进入拓展训练中心之后,他们的一举一动就都在人资的观察之下,成为考察的加分项或者减分项,继而影响到之后的岗位分配。

“所以说,踏实工作三四年,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

张硕扫了陈小婉一眼,“我刚才的讲话,其实也是在打鸡血。”

显然也是将信将疑的。

“两三年之后,你们当中优秀的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甚至是进入管理层,有人却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还要面临跟新一批新员工的竞争。”

血淋淋的现实。

因为到了2015年,滨海城的房价又会经历一轮暴涨,2015年之前没有上车的,之后再想在滨海城买房就更难了。

他这个说的就很现实。

不管在学校怎么样,刚刚步入社会,大家还是很有冲劲跟抱负的。

这又岂是一句“脚踏实地”所能解释的?

虽然每个高管讲话的时间都不长,但架不住高管们多啊,前后也听了一个多小时,鸡血打得太多,早就有点麻木了。

还是现场提问更刺激。

总之就是不停地打鸡血。

“那只能证明,我这锅鸡汤熬得还算高明。你不会真的以为,仅仅凭借脚踏实地,就能取得成功吧?努力只是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机遇,需要跟对人,需要选对行业,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也是哦。”

张硕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机遇、贵人之类的存在,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说到最后,张硕给了懵圈的陈小婉一个炒栗子,“想想你自个儿。”

“我不觉得这是啃老。”

“错了!”张硕摇头,“我刚才讲话有一个前提,就是踏实工作。”

最迟四年。

“当然不是。”张硕环视一圈,冷酷说道:“在拓展中心培训的这一周,应该就是大家唯一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等到培训结束,每个人分到的岗位不同,这就有了第一个区别。”

张硕仿佛就成了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没那么简单的!”

除非家里有矿。

一个个心气高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