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因利而聚,必将因利而散!(1/2)
第259章 因利而聚,必将因利而散!
8月27日,星期六。
张硕没有忽悠大爷,他确实是跟导师舒教授约好了。
其他研究生新生跟导师见面,也就是面试的时候,张硕这不是特殊嘛,加上校方有意撮合,这才有了拜师之说。
舒教授可是滨海大学最权威的教授之一,研究方向是网络空间治理。
对于张硕选他当导师,舒教授其实是很诧异的。
他原本以为,以张硕之前表现出来的对互联网领域新技术的认知与追求,很可能会选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之类的研究方向。
没想到却选了冷门的“网络空间治理”。
殊不知,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向的研究,张硕就算再怎么努力,估计也赶不上沃土研究院谭韵松等大拿,没必要再在这些领域较真。
能大致了解一下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就行。
可不是什么严谨的治学态度。
拿最简单的用户隐私来说。
蓝思科技老板也是白手起家, 不该这么糊涂才对。
“我知道你身份特殊, 也不用天天点卯打卡,只要期末考试及格, 论文过关, 其他我就不做更多要求了,我也相信你有这个自律能力。”
舒教授更满意了, 算是真正认下张硕这名弟子。
可到最后,猩红资本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仍旧成了萌芽的工具人,被萌芽耍的是团团转,那就更不甘心高溢价投资蓝思科技了。
小算盘是打的明明又白白。
猩红资本的影响力主要是在互联网行业,在制造业并没什么影响力。
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本身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萌王可不是随便叫的。
后期踩雷就是必然的。
然后就是一路跌跌不休。
抛开事实谈主义。
“因势利导吧。”张硕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在我看来,网民并不是虚拟人物,对应的还是现实中的人;网络事件、舆情, 也都是现实中的事。脱离线下谈网络空间治理, 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张硕再不多想,“倒是谭柴仁之前在互联网大会上放狠话,说要切断麦粒科技供应链这件事,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也不是说两百多家供应商,每一家都要斗智斗勇。
猩红资本之前只是跟蓝思科技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并没有法律效力。
这绝不是自大,而是他对行业有着一个基本判断。
萌芽作为国内崛起最快的初创企业,圈子里难道会没有几个朋友?
做生意本来就是要和气生财,得罪了萌芽这个大家伙,指不定哪天就会在哪个领域遇到麻烦,何必呢?
看舒教授这意思, 估计还会给他开小灶。
其实也就是研一有教学安排,研二本来也是不用上课的, 或者跟着导师做项目,或者就是专心准备毕业论文就行。
“因为就在昨天,猩红资本单方面通知蓝思科技,要将对蓝思科技的估值调低到跟我们之前报价的一个水准。”罗长安解释。
手机供应链中,光是核心供应商就多达两百多家,猩红资本并不需要都动手脚,只要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卡住脖子,就能给萌芽制造大麻烦。
就是准备先喝退萌芽,再用最小代价拿下蓝思科技。
“还是贪了些。”
虽然小胜了猩红资本一局,但罗长安肯定是不敢小觑这个竞争对手的,甚至是感到不小的压力。
“算了,咱们就别再参和他们的勾心斗角了。”
因为一家风投而去得罪一家手机厂商,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张硕报考的研究生是两年制。
反倒是张硕身为企业管理者,多关注一些“网络空间治理”等公共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官方政策,调整企业战略,合规经营,是很有益处的。
张硕彻底无语, 这叫什么,反转又反转?
整件事情看似很无厘头,实则还是互相算计,猩红资本之所以签署投资意向书,而不是正式的投资协定,怕是早就在心里打着小九九。
“既然蓝思科技两边都不想得罪,那为什么之前拒绝了我们,又答应了猩红资本了呢?不是已经选边站了吗?”张硕还是不解。
站在猩红资本的角度。
最近集团投资并购部还挺忙, 除了要在蓝思科技演戏,还要落实对博恩光学的投资, 再就是跟阿狸配合完成对蒿得地图的收购。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张硕倒是很镇定,笑着说道:“但也不用怕,咱们萌芽也不是纸糊的,只管把猩红资本当作是萌芽崛起路上的磨刀石、垫脚石,好好磨砺一下我们的斗争水平跟业务能力。与人斗,其乐无穷嘛!”
“这个答案,我倒是很意外。”舒教授更诧异了,有意考一考张硕, 笑着问:“那你觉得, 网络空间治理该保守还是要开放?”
“估计是您在互联网大会放了狠话,蓝思科技担心彻底失去麦粒科技这一客户,想两边都不得罪。”罗长安就很佩服。
当然了。
想也知道,在华夏,能够将自家企业做到一定规模,成为手机产业链中的核心供应商的老板,或许文化水平不高,但情商一定够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