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江城来客,萌芽成了香饽饽!(1/2)(2/2)
往往是出力不讨好。
江城方面又岂会坐视不理?
张硕很怀疑,所谓的来滨海城考察,可能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的就是冲着萌芽,准确说,是冲着他来的。
张硕也是没想到,搬迁子公司总部,还能引来这么一出。
这是不现实的。
“行吧。”
单说滨海城完善的手机供应链体系,麦粒集团就不太可能离开滨海城。
将腾达彻底打压下去,并非张硕的初衷,他更希望的是合作共赢,将腾达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是吗?”张硕眉头微挑,“这到真是个好消息,就是有点奇怪,这两家产业基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积极了?”
“是吗?”
相比之下,江城这样的内陆城市,竞争力就要弱上许多。
毕竟萌芽账上还躺着44亿现金,加在一起,就是近百亿资金。
应该够吧?
萌芽算是滨海城土生土长的初创企业,如果翅膀硬了之后,就陆续迁出滨海城,那对滨海城绝对是一大打击。
接收张硕个人的七十亿注资之后,又顺利跟投了青橙集团,风雷基金在业内也算是一战成名,导致陈露最近很忙。
“许**,欢迎!”
蒋悦笑着说道:“应该是集团先后将青云数据、稻穗半导体以及青鸟互娱都迁走了,岭南方面担心我们再把麦粒集团也搬走了。”
在商言商。
这是怎么都無法改变的地理区位优势。
哪怕张硕有时候不会来,陈露也是守在家里,随时等着张硕回家。
随着互联网企业百强排名出炉,萌芽已经是在风尖浪口,越是这种时候,张硕就越不宜出风头。
以张大老板钱的速度,百亿资金都未必够他两个月造的。
7月10日,星期二。
“这个,江城给出的条件确实非常优渥,但是,许**您也知道,江城地处内陆,物流运输极其不便。如果麦粒电子在江城建厂,光是每年的物流支出,就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张硕也是实话实说。
白天跟二叔聊天时,二叔也都隐晦提了提。
对话就是必然。
“这还差不多。”唐毅神情稍缓。
这也是为什么原时空很多沿海服装厂、电子厂、鞋帽厂,宁愿搬迁到安南等东南亚国家,也不愿意迁往中西部。
甚至已经有不少媒体,将陈露吹捧为新锐女投资人。
“但愿吧…”
再等到十月麦粒x1大量铺货上市,萌芽的资金链就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等到了八月份,拨款又会降下来。
“物流这块确实是江城的短板,但这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已经在规划新的高速公路跟高铁。”许哲顺势介绍了一下江城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张硕没兴趣去深究,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用意又何在,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处理好跟腾达之间的关系。
………
………
吕凯没敢说出口,只是在心里嘀咕。
“我知道了,按最高规格接待,好吧?”人家都巴巴跑到滨海城来了,张硕当然要以礼相待,不能怠慢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说的是萌芽最近启动了对飛讯的融资,好心邀请腾达参与,却被腾达当面拒绝,证明两家公司的关系已经接近破裂。
张硕趴在枕头上,声音沙哑。
张硕面无表情。
至于说华夏-欧罗巴陆地货运班列,热闹是热闹,发展潜力也大,但实际运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根本就无法跟海运相提媲美。
周末在唐老那闲聊时,二叔竟然也罕见关心起萌芽的事,问张硕:“萌芽未来会将麦粒集团总部迁走吗?”
后面还详细罗列了萌芽跟腾达在各个业务层级上的竞争。
蒋悦也是聪明,先报忧,后报喜。
“这我倒是也打听过。”
毕竟同处一座城市,哪怕业务上有竞争,也不好把关系搞的太僵。
最近为了东方理工大学的事,蒋悦可是没少操心,尤其是被大老板当面批评之后,更是诚惶诚恐。
“看来,是得找个机会,跟二爷好好聊聊了。”
事实上,国内大部分商業大佬,都不太喜歡在家乡投資。
许哲也是聪明人,也不指望说光凭这一次见面,就能撬动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只要麦粒电子愿意前往江城考察,就已经是一个重大进步了。
毕竟。
在这之前,江城是不在萌芽的考察名单中的。
ps:上午要送女儿去医院打吊针,分两章发,下一章要等一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