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国潮崛起?千亿资金扶持计划!(1/2)
第333章 国潮崛起?千亿资金扶持计划!
会议室内,关于拼夕夕的讨论还在继续。
“咳,张总,以我对顺风的了解,萌芽与顺风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但是想要投资顺风,怕是很难。”吕凯打断了张硕的妄想。
顺风成立至今,快二十年了,期间有无数的投资机构找到顺风,想要投资顺风,却都被顺风创始人婉拒或干脆避而不见。
吕凯还在盗圣集团任职时,也在顺风那里碰过壁。
“事在人为嘛!”
张硕却持不同看法,据他所知,一向是油盐不进的顺风,原时空在2013年的时候突然开启首轮融资,出让25%的股份,引入了三个新股东。
当然这三个股东都是背景淘天,其中就有忠信和召商焗。
当时外界就在猜测,顺风的反常融资举动,一是因为快递业竞争加剧,顺风急需一笔资金扩张业务,二是为上市做准备。
之前顺风创始人一直说顺风绝不会上市,后来不也真香了。
“那行,我找机会,试探一下顺风的口风。”
高卢=高端!
至少张硕知道的,在服装领域,很多所谓的大品牌,从原材料到生产制造,全都是国内工厂代工,然后贴个标牌,就变得高级了。
张硕也是立下了一个flag。
“可以。”
唐毅就笑,“要不要我传授你几招督察心得?”
“二叔您放心吧,这点魄力我还是有。前期投入可能会小一些,也就百来亿资金,后续肯定是千亿级别的投入。”
似乎吃定了华夏客户一样。
“是有这种可能,就像你一直喜欢念叨的,资本都是逐利的,我们不能指望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私人资本,拥有什么大局观。”
“就是,就算犯错,内部追缴所得就行了,没必要这么搞吧?”
这下轮到张硕惊了,没想到内循环的概念,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在内部酝酿了,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华夏属实是全球独一档。
张硕并不是一个守财奴,通过萌芽创造的惊人财富,最终都还是要回馈给社会的,做公益是一种形式,扶持国潮品牌也是一种形式。
张硕瞧了吕凯一眼,默默点头。
“什么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唐毅当然也不是一点思考都没有。
张硕就很诧异,拼夕夕内部测试都还在筹备当中呢,二叔就知道了。
最关键的是,未来一段时间,正是国潮崛起的绝佳风口期,随着国际局势变化,西方世界刻意营造的“发达、高端、时尚”等形象正在轰然倒塌。
没有哪家公司喜欢不守规矩的人。
唐毅用手指点了点张硕,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呀你!”
“在这么一个大变局的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身还没有完成产业升级呢,因着土地价格、劳动力、原材料、环保等多重因素,中低端制造业就先一步先安南、天竺等地转移了呢?”张硕目光灼灼。
凭什么啊?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网上。
张硕将他对拼夕夕的定位,详细跟二叔解释了一遍。
唐毅表现的很有耐心。
注册资金1个亿,法人代表为杜青青。
张硕还真就不客气,顺势就就如何督察,如何用人,如何拟定制度,如何确保督察体系运行顺畅等专业问题,虚心向二叔请教。
唐毅也是听懂了,眼中异彩连连,“这事想要做成,难度很大吧?”
“针对这个可能潜在的危机,官方的应对之策,就是未来在合适的时候启动内循环建设,努力发掘华夏自身的消费潜力,不仅要卖出去,也要买进来。”
这要是搞砸了,那他不就成罪人了?
张硕却在继续加码,“既然要在江城测试,那是不是顺势在江城投资建设一座物流枢纽?可以派人去考察一下。”
那样就显得他对萌芽关心太过了。
“萌王还是很刚的,点个赞!”
未来的短视频业务,也应该会独立运作。
不然就不值钱了呀。
周末一般没什么事的话,张硕都会到唐老这坐一坐,对于网上的舆情,他也并没有怎么关注,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那就定江城。”
唐毅竟是意犹未尽,又关心起萌芽新近拓展的电商业务,疑惑说道:“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了吧,萌芽这个时候下场,还有机会吗?还是说,萌芽真要仗着薇信的流量入口,什么都要搞,成为下一个腾达?”
唐毅就深深瞧了张硕一眼,他很赞同,可就怕萌芽半途而废。
这也是为什么,在巴黎圣母院被烧之后,高卢的那些奢侈品集团慷慨解囊,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就是要维持它们这种品牌的格调。
“想要获取原始积累,从无到有攒下一点家底,那必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无可厚非,也确实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两人聊的很是投机。
反倒是二叔主动提起这件事,笑着说道:“你这是在向官方学习啊?”
最典型的就是高卢的奢侈品了。
“这话说的对,虽然还没有开学,我身边很多同学已经在为应聘萌芽做准备了,变着法子想趁着暑假到萌芽实习,那可真是卷啊。”
“内循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世界工厂的桎梏,不再单纯的搞代工,而是要培育出一大批国潮品牌,去跟那些洋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凭什么质量差不多的产品,就因为品牌不同,就卖出两样的价格呢?”
“那不然呢?俗话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萌王年纪轻轻,就能执掌萌芽这样的庞然大物,不会真有人一位萌王是温顺的小白鼠吧?”
“!!!!”
国潮崛起,正当其时!
“这可不是一点钱就能搞定的。”
“人又不傻,论格局,论待遇,那萌芽都是妥妥的业内第一,能不卷吗?”
唐毅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饶是以唐毅的智慧,听的也有些迷糊。
转眼到了周末。
“这么说吧,都说华夏是世界工厂,名头听上去还不错,其实赚的都是辛苦钱,是以牺牲环境,压榨劳动力换来的微薄利润。”
虽然张硕说的有些南辕北辙,唐毅却表现出很大的耐心。
赵铭传就压力山大,他刚才迟疑,其实也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因为品牌纠纷,官司缠身,结果来了一个双输!
类似的例子还能找到很多。
“思想境界不错。”
张硕并没有被问倒,过去一年在滨海大学苦修,可不是吃干饭的,解释说道:“在发现有潜力的小微企业之后,除了拼夕夕的扶持,萌芽还会成立投资基金,对这些小微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帮助它们建立销售渠道以及品牌认知。”
中午吃过饭,张硕就离开了。
这既说明了萌芽集团对电商业务的重视,也证实张硕对青禾科技的所谓“偏爱”并非没有上限,青禾科技承接的主要还是应用层面的互联网业务。
“这是怎么个说法?”
这都是不以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之前就是因为西方刻意营造出来的“发达、高端、时尚”等印象,继而形成了无形的品牌价值,将其灌注到具体的商品上,从而让商品溢价。
不是简单的靠广告轰炸,就能培育出一个知名品牌来。
想要真正建立一个深入人心,赢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首先当然是要产品质量过硬,其次是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
“当然我不是说这么做不对。”
张硕也是果决,笑着说道:“事先声明啊,江城虽然是我的老家,老家百姓应该会多少给我一点面子,但有利也有弊。如果江城百姓从拼夕夕买到盗版产品、劣质产品或者与描述不符的产品,那可也是会骂娘的。”
等于是说。
然后将这些固有认知跟高卢的奢侈品联系到一起,将无形的认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品牌价值,继而攫取丰厚的商业利润。
在长久的文化侵蚀、营销之下,高卢几乎成了优雅、浪漫、时尚的代名词,成了全球艺术殿堂之一,在全球客户心中埋下了“固有认知”——
努力去实现大爺曾經吹過的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事如果真要做成了,或许不会受到那些大品牌的青睐,也不会像双十一那么热闹,却将真正惠及到数亿中低收入人群。
“拼夕夕的定位,跟二叔您说的这个,其实就是不谋而合。”
“同情弱者是好事,关键这些犯事的根本就不能算是弱者啊,拿着萌芽的高薪却还不知足,去搞贪赃枉法之事,根本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