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布局芯片制造,萌芽要亲自下场!(2/2)

恰在这时。

他却是受了萌芽产业园规划的启发。

晶圆代工业务虽然处在半导体芯片产业的下游,但是对于先进制程的研发,同样需要一位技术大拿来主导。

张硕按下曰立存储的事情不表,指了指电脑上的一则新闻——

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对泰机电的算计上。

晶和集成也确实不负众望,犹如一匹黑马,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一举超过高丽的东部高科,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第十名。

张硕也想多给来着,就怕其他亲戚眼红。

等到交易审批通过之后,amd就将召开股东大会,届时,稻穗集团将有权利提名一名新董事,进入amd的董事会。

“通过对amd的投资,很好地对外展示了我们的资金实力,据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曰立那边的态度越发松动了。”吕凯笑着汇报。

而现在。

可谓传奇。

张硕也不例外。

毫无疑问,稻穗集团总裁林正东将会是合适人选。

“这倒是个好主意。”

除了这些,上个月大的开支,还包括向青云数据增资36亿,以25亿的价格收购临湘璟嘉薇。

后续在泰机电的职场斗争中,梁崧遗憾败北,被边缘化。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要突破的是一个技术的分水岭。

中鑫从创立初始就注定了派系丛生。

俨然便是张硕2.0版。

按照惯例。

泰机电对梁崧展开追杀,迫使其在15年离开叁星。

结果泰机电拒绝了。

虽然这一个月横跨春节假期,但吕凯却没有做任何的辩解,身为集团高管,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假期。

那时再要投资利晶集团,代价肯定更高。

张硕却是更着急,“对利晶集团的投资,要在一个月内敲定。”

“董事长,您想进入晶圆代工行业?”吕凯眼中精光一闪。

——略——

沃土研究院是因为新增了3d打印实验室。

“那成,年会之后,我亲自跑一趟夷州行省。”吕凯也是雷厉风行。

向沃土研究院拨付7亿研发经费;

向芒果汽车拨付6亿研发经费;

向稻穗集团拨付合计37亿的巨额资金,其中5亿为研发经费,剩下的32亿则是为投资amd准备的资金;

向萌芽置业只拨付1亿运营资金,因为春节期间基本停工。

眼看着就要游走在破产重组的边缘,成为时代的一颗弃子。

今年的获得者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麦粒集团总裁顾铭章,以表彰麦粒x1的惊艳问世,可谓是实至名归。

至于说中鑫,那更是算了吧,张硕从头到尾就没有对它抱有什么期望。

彼时叁星为了挖走梁崧,可是了不少心思,在梁崧还在泰机电时,就在私底下跟梁崧建立起私人联系,还搞夫人外交。

“那简单啊,就在江城郊区承包一片土地,不就行了?”

小叔张占南就是后者,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外出闯荡,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却愣是一步步做成了包工头。

只要资金充足,这都不算是个事。

因着amd持续亏损,交易审批通过基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恰逢利晶集团遭遇债务危机,正是萌芽抄底的好机会。

只可惜。

全部加在一起就是51亿拨款,单月拨款额度再创新高。

也有要强的。

——略——

这丫头还挺有事业心,原本是计划在滨海城过年的,被舅舅、舅妈在电话里好一顿说教,这才不情不愿地回家。

“是吧?”

只所以现金流暴涨,只是因为从银行获得了120亿的贷款,同时还发行了十亿公司债,才得以让萌芽保持充裕的资金。

想要小叔在心理上站起来,那就不能是简单的施舍,最好是能重新找到可以忙碌,甚至是为之奋斗的事业。

相比上个月,萌芽账上现金暴涨114.5亿,并不是说实现了正向盈利。

首先是农用机械的普及,需要的人力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老少一起上阵,还能重新粘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哪里好的了,你小叔之前干包工头,一家人日子过的也还算滋润。现在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说跨就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

整个萌芽系2013年全年研发支出突破三百亿,是很轻松的事情。

“那要下这么大的血本,根本就没想着要赚钱吧?你小叔可不傻,会看不穿你这里面玩的小把戏。”老张还是有些担心。

今天晚上,萌芽集团总部也将举行例行年会。

老张难得眉头紧锁,“模板坍塌,伱小叔的左小腿算是废了。”

张硕想要的,就是在叁星14纳米制程量产成功之前,将梁崧从叁星挖走,加入稻穗集团,提前参与到全球先进制程的竞争当中。

跳过150纳米,直接进入到130纳米制程。

因为梁崧的辞职,泰机电28纳米制程的量产迟迟无法实现,从10年拖到了11年,比计划晚了一年多。

但张硕从来都不是一个怕困难的人,“你跟伍总监,先去高丽跟梁崧接洽,合适的时候,我再跟他亲自面谈。”

在年会上颁发了最佳新员工,最佳员工,最佳运营团队,最佳研发团队,最佳进步奖,最佳关怀奖,最佳公益奖等各类奖项。

合计上缴利润96.5亿,比上个月增加1亿。

好在二月已经是预计最困难的一个月,等到下个月,两百亿服务费到账之后,萌芽的现金流就将得到彻底改善。

别的不说,光是萌芽要进入晶圆代工领域,从投资利晶集团,到在江夏建设晶圆代工厂,再到后续的研发、量产等等。

利润方面。

ibm首先在研发上取得一些领先,并试图以此为筹码,继续统治整个芯片的制造环节,于是找到泰机电提出合作。

利晶集团作为夷州行省的一家半导体企业,虽然不如泰机电那么风光,实力也不可小觑,旗下的利晶积成电子制造公司,就是一家晶圆代工厂。

“别的不说,拼夕夕集团就可以作为生态采摘园的固定大客户,光凭拼夕夕集团总部的大食堂,就能消化大部分的蔬菜、鱼肉。”

拥有了在半导体产业上的一席之地。

这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有喜欢躺平的,巴不得领着补贴混吃等死。

上午,张硕坐在办公室,签批了新一个月的拨款申请。

“要快!”

“好!”

后面的故事就更传奇了。

张硕之所以关注到利晶集团,是因为这家企业后来时来运转,不仅还清了债务,旗下的利晶积成电子制造公司还重新上市。

“生态采摘农场,这,能行吗?我可是听说了,这种基本只有在大城市附近才能搞,我们老家那都是县城周边,没有客源吧?”老张却是不好忽悠。

张硕当然也就看上了利晶集团这块肥肉,想要效仿原时空庐州的做法,投资利晶集团的同时,借助利晶集团在晶圆代工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江夏联合筹建属于稻穗集团自己的晶圆代工厂。

被张硕这么一说,也是彻底勾起了老张的兴趣。

别看21年芯片制程都已经卷到了5纳米、3纳米,甚至是2纳米,但是在千禧年前后,世界主流半导体企业都还在从180nm向130nm制程突破。

晶圆代工事关半导体发展大局,彼此竞争也并非坏事,张硕必须要做万全的准备,断不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至今仍未解决债务问题。

刚回到家,家里的气氛却是不怎么好。

毕竟说,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华夏微电子一家身上。

本身也是互惠互利的事。

92年,梁崧从amd离职,加入彼时还不怎么起眼的泰机电。

生态采摘农场,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就等着年会结束,好友之间聚一聚,浪一波之后,就各自踏上回家之路。

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萌芽集团总部今年的年会,办的格外节俭,既没有请明星助阵,也没有搞什么大场面,一切从简,更像是一场颁奖典礼。

虽然张硕一贯坚持跟反对说,让家族成员进入萌芽系旗下的公司上班,但他又不是死脑筋,这种灵活变通还是允许的。

张硕琢磨了一下,说道:“老张,你看,能不能以败家子基金的名义,在我们农村老家投资建设一座生态采摘农场,交给大伯、小叔他们共同打理。爷爷奶奶如果干得动,也可以搬到农场一起帮忙。”

再之后。

张硕不由竖起大拇指,钦佩于吕凯思维的敏锐。

眼看就要跟不上泰机电的发展步伐,所以才会押宝梁崧。

更不用说,梁崧身上既背负着叁星的竞业协议,还遭到泰机电的追杀。

上个月,青鸟互娱上缴利润32亿,麦粒集团上缴利润60亿,青禾科技上缴利润2.5亿,萌芽金融控股上缴利润2亿。

最重要的是,号称最强风投城市的庐州,原时空在15年的时候跟利晶集团合作,成立了号称华夏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和集成。

少说也要砸下大几百亿的资金。

也很合适。

恰恰相反。

前提是,之后的时间里,萌芽不再进行大手笔的投资。

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妈,幽幽插了一句:“就算退休,那也得等抱上孙子再说。臭小子,你跟小西,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不想,这回老张竟然也跟着帮腔,“你妈说得对,等你跟小西有了孩子之后,我们老两口帮忙带,不用你们操心,你们继续过你们的二人世界。”

“可不是嘛!”

蔡漱玉馋孙子孙女都快馋哭了,“最好生一对双胞胎!”

张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