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大唐讲武堂(2/2)

“陛下,十二卫之开销,乃是朝廷出钱,怎就不能让那些小兔崽子们去计算?”

李靖再次拱手行礼。

“陛下觉得哪里空地较多,便建造在何处呗!”

用净纸擦了擦嘴边的茶水,看的李靖与秦琼等人,不由瞪大眼睛,晋王如此奢侈?

不过,李玄并未去理会,而是一脸无奈的向李世民问道。

这几十年的经验,正好给那些小兔崽子们,讲一讲。

李世民连忙说道。

现如今,突厥已灭,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四国乱战,老臣也患有足疾,也终于可以放心享享清福。

至于军国大事,朝中有房相、杜相、魏相等贤相,有无老臣都可。

下了早朝,便带着李靖、秦琼、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再次来到李家庄。

这下,李世民更是满脸期待,“玄霸,那大唐讲武堂应建在何处为好?”

此名,不仅难听,他们也不想学那些酸儒!

同时,两眼不由看向一旁的李靖与秦琼两人。

“此名虽然通俗,但却直抒其意,是我大唐武将们,给一众武勋小兔崽子们,讲述武学之道的学堂!”

李世民也知这是为何,不过也确实不能让那些混账小子们,去干涉十二卫的军务!

于是,讨论了一下午,武学堂只讨论出一众武夫子出来,还是一大堆客串,两个常驻!

对此,李世民又不由满是头痛。

听此,李世民心中还是有些不舍。

“药师,你乃是尚书右仆射,堂堂代国公,每日那么多政事需要你来处理,怎能常驻武学堂!”

幸好,李玄反应快,低头喷在地上,没有造成大错。

李靖言辞恳切,语气真诚,是真的想要退下,安心做一个学堂夫子。

“多谢陛下!”

“陛下,你为何要起武子监这名字?”

李玄继续问道。

现在,陛下要设建武学堂,乃是我大唐所有勋贵武将之福,老臣虽无甚大的本事。但多年戎马生涯,经历大大小小上百战争,行军作战经验还算丰富。

翌日。

只是,突厥不灭,老臣不甘。

看得出李玄好像也没有好的地点,李世民便再次问道,“军中开销之物,乃是军中之秘事,不便让那些小兔崽子们,整日拿个账本,每日去记账,计算!”

互相见完礼之后。

见到李世民,李玄脸色一喜,满脸期待问道。

话落,李玄嘴中还未喝下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多谢陛下!”

接着,李世民又对一众愿意前去武学堂讲课的武将,赏赐一番。

只是,大唐的儒家文臣子弟,最好的学堂是国子监,大唐的武学堂,也起名武子监?

“那陛下此次前来?”

他早就想退下了,在大唐,他的武将功劳已经足够大,也已经做到尚书左仆射,再不退下,恐怕会有灾祸!

“不过,药师乃是我大唐国之柱石,并不能放任大唐政务不管。朕特加封伱为特进,赐绸缎千段,尚乘马两匹,每日有空,可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

随即,一众人便两眼不由一亮,满脸大喜。

“陛下,既然是武勋子弟入学,由一众武将给那些小兔崽子们讲课,那不如叫做讲武堂。”

不过,对于那些事情,李玄也懒得去理会,一脸随意的摆了摆手。

“既然十二卫不让那些小兔崽子们参与就进来,那就让那些小兔崽子们,去管理公交马车,记账运输队,或者去记账水泥道路上的那些客栈的账本!

又或者,陛下可给讲武堂建造一个农场,由一些无家可归老兵在里面种田,养马,养豕,这个农场的一应账本,都由那些小兔崽子们,去管理记账!”

“农场?”

听此,李世民与李靖等人,都不由眼睛一亮,满脸感兴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