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这就是代沟吧(1/2)

第522章 这就是代沟吧

“是,父皇!”

李承乾神色一喜,连忙行礼。

随即,便坐在一旁的沙发上。

这会,一旁的戴胄已经看完整本账册,脸上满是疑惑。

“陛下,臣见此账册上所写,讲武堂修筑期间,仅靠四百突厥奴隶,三百匠人,还有两百军卒?

仅仅三个月时日,便将整个讲武堂的六座主楼,都建造起来?”

“此事,微臣很是疑虑?”

听此,李世民只是轻笑一声,便看向一旁的李承乾。

“此事,由太子来给你解释!”

“是!”

果然,入目所及,一大片荒地,都已经被一道篱笆圈围起来。

戴胄连忙拱手见礼。

听此,戴胄一愣,还是拱了拱手,便连忙看向李承乾。

“戴尚书有所不知,虽然一千多顷荒地,但并不是都开垦农田,还要养殖豕、牛、羊,学习晋王李家庄。

三个月,在水泥与泥沙、砖块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便是将六栋楼给建造起来了!”

“这?”

至于一旁的秦琼,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警惕之色。

李承乾一脸真诚说道:“我那庄子去年建造房屋之时,一座别院,上百个二层小楼,也才了半年!

说完,李承乾便看向戴胄,“如此,不知戴尚书可明白了?”

对此,李承乾也只能一一回复。

再者,便是房玄龄与长孙无忌这些经常跟在李世民身边的几人。

别的政事,李承乾可能不懂。

至于心中在想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听此,戴胄神色一变。

听此,戴胄不由瞪大眼睛,“这么一大片荒地,要是都开垦为农田,那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久?”

此四百突厥奴隶,在工地上,干的都是劳役的活计。

同时,还有一条条笔直的水泥道路,往远处延伸而去。

戴尚书要是也想建造一座混凝土别院,可得抓紧,这些突厥奴隶不仅不用付工钱,力气还大的很!”

“不知戴尚书来此有何贵干?”

而且,这些突厥奴隶,虽然已经充当劳役了一年,但还是身强体壮,由二百军卒看管着,这些突厥奴隶,七十人供应一栋主楼,便相等于一百个我大唐的百姓劳役。

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说道:“殿下,臣监督过那些工匠们建造宫殿,盖一座那般大的房屋,仅凭这么些工匠,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李靖直接问道。

刚刚坐下,已经做好准备,听上两个时辰政事的李承乾,也不由一怔。

连忙抬头,放眼看去。

其实不仅是戴胄,其余的一众文臣,也都没有对这座刚刚建造完成的讲武堂,没有什么关注。

因此,对于讲武堂,并没有过多关注。

现在,讲武堂便相当于他二人的军营,对于任何一个前来的文官,他们都十分警惕。

由于讲武堂是李世民专门给一众武勋子弟所办,因此对于讲武堂的一应具体规模,也只有李靖、秦琼、段志玄、侯君集这些在长安城的武将知道。

虽然讲武堂刚刚建造起来,还没开始招收学生。

李承乾也是一怔,神情怪异的看向戴胄。

而李靖与秦琼两人,也都一整天都待在农场之中。

“多谢太子殿下!”

随后,对于讲武堂建筑之事,再次向李承乾询问了半天。

至于戴胄,虽然也是秦王府旧臣,但身为民部尚书,不是忙于秋收,便是忙于顺州、裕州、化州、长州、定襄这些新设都督府的一众农事。

只是,要是建造小茅屋的话,好像是木材比钢筋混凝土要快速些!”

这个倔老头,不管面对什么事,第一时间考虑的都是过程!

对此,李靖与秦琼两人,也都已经早已适应了。

一众武勋纨绔子弟的学堂,他们才瞧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