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观音婢,朕想禅位!(1/2)

第885章 观音婢,朕想禅位!

尤其是太子李承乾,更为感触颇深。

“高明,朕在征讨大食之前,便将朕撰成《帝范》十二篇赐予你!不知这两年之久,你可将《帝范》十二篇给看完?”

“回父皇,儿臣自不敢违抗父皇之令,这两年便已将《帝范》十二篇悉数熟读精通!”

“甚好,说来朕已经好久没有考校过你的功课,今日正好考校一番!”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

“此篇所讲为何?”

“回父皇,此乃父皇所撰《帝范》第一篇《君体》,所讲人民是一个国家之所以建立的先决条件。而国家是一个君王的根本。作为一位君主,应给人感觉像山岳一样稳重而高俊,像太阳和月亮一样,要具有永恒的光热,可普照万物,让普天之下的每一个黎民都能感觉到帝王的恩泽……”

“甚好,夫王者,高居深视,亏聦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鞀树木,思献替之谋……所讲为何?”

“回父皇,此乃《纳谏》一篇,所讲为君主通常深处九重深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

李世民眉头微皱,没有理解李玄口中冒出来的新词,而是一脸郑重的说道。

“甚好!”

“……”

“陛下,是药三分毒。适量的吃药可以让陛下身体保持健壮,但过犹不及,要是一直吃药,恐会出现反作用!”

为了害怕自己有过失却不能听到,自己有缺失却不能及时补救。

大唐晋王与大唐天子!

突然,大唐天子李世民看着锅内的肉片,轻轻叹息一声。

“来人,去把太子喊来!”

“……”

虽然对于皇位与权势还满是不舍,但随着他打天下的那些老臣,一个个的离去,也在不停的提示他。

闻言,长孙皇后双手不由一顿,一脸惶恐的看向李世民。

“朕还要养一大群良驹,还有一群细犬,无事之时,可去狩猎!”

我看,龙首原那座行宫便十分适合陛下,够宽敞,也好让那些禁卫们保护陛下的安全。”

李世民来到立政殿。

大唐已经进入了贞观二十五年。

李世民直接朝着外面喊道。

在这几位大唐国公灵柩出城归葬之时,李世民又登长安故城西北楼,目送痛哭。

“退居二线?朕打算将皇位禅让承乾!”

“你就是闲的胡言乱语!”

“你这混账在说什么胡话,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嫡亲三弟,我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你?而且,薛仁贵、程处嗣、杜构、长孙冲、王玄策……这几个小子,虽然已经掌权一方,在朝廷上如日中天。

李世民在李家庄待了一下午,一直到了天黑,这才离去。

“二郎,可是高明那小子做出了什么出格之事?”

一个时辰之后。

说道最后,李世民已经有些愤愤。

如此,又是几日过去。

圆桌周围,还摆放着一碟碟新鲜蔬菜与肉片。

“陛下闲暇时候,也可以在龙首原的之旁开垦几十亩良田,养鱼、养鸡鸭牛羊,种田种种树都可以随着陛下!”

空中,开始缓缓飘散起大雪。

“陛下开心就好!”

“观音婢勿惊,我只是感觉我已经开始苍老了!而且这几年,郑国公魏征、翼国公秦琼、莘国公窦诞、申国公高士廉、蔡国公杜如晦这些老臣,也都相继离世。

生怕李世民会走极端,李玄连忙再次说道:“陛下,自古谁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死,但哪怕强盛如秦始皇那般的皇帝,也是百般求药,但最后却是早早驾崩。

见此,李世民也是一脸无奈,想起什么,继续说道。

在将一批五万名的百姓送上钢铁大船,运往澳洲。

“另外,陛下虽然禅位了,但也是我大唐太上皇,也得住在宫殿内。甚至,还要经常教导李厥那小子。如此,陛下岂不是要距离太极宫比较近。

“此间房屋内,只有我兄弟二人,玄霸莫要这般生疏!”

李玄撇了撇嘴,淡声说道:“反正,我虽是晋王,但只有这么一处田庄,长安城内那一处王府。我只是看那些古书,每次新皇交替之时,旧皇都会为了新皇,而去打压一群老臣与功臣!

不过,现在陛下身体健郎,根本不用担忧那些老臣与功臣会不服气新皇,倒是我多嘴了!”

放下大唐的一切政务,过上一段寻常人家的男耕女织、种田养,再饲养一些鸡鸭牛羊,像是玄霸那般悠闲,可好?”

“而且,虽然你晋王虽然上朝,不理朝政。但是,薛仁贵、程处嗣、杜构、长孙冲、王玄策……这些个小子可是你晋王之弟子,也是朝中新贵。

在大唐,除了朕与高明之外,谁人能有你晋王权势之大?”

“如此便好!”

这种情况,与二十多年前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她还尚在人世。

转眼间,朝堂上的那些以往熟悉的面孔,瞬间少了不少。

终于,熬到春耕之后。

整个关中之地的天空,又开始积起阴云。

“玄霸,朕此次回来,便一直思量,今日终于下了决心,准备将皇位禅让给高明!”

“有理……”

李玄一呆。

说不高兴是假的,这几年,她那好大儿李承乾的势力每日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速膨胀着,而她这位夫君一直都在当做看不见。

李世民不由开始顺着李玄的话语去思索,结果越是思索,越是觉得可行,不由满脸大喜。

如此,也就不会出现昔日血脉相残的惨剧!

听此,李世民皱眉思索片刻后,便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二郎可是已经想好了?”

一间位于二楼,四面都是明亮的小房间内,中间摆放着一个精致的小圆桌。

李世民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