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成稻谷后悔(2/2)
这也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总体经济水平真的好了很多。
大街上的各种小商贩也越来越多,摆地摊卖衣服、卖拖把、卖各种日用品和各种小吃的人,真是随处可见。
还有人拖着大音响,走街串巷的卖港都的盗版磁带。
成果的服装店里也买了几张,每天都在循环播放现在最流行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街头的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生机勃勃。
服装公司每个月底,都会开会总结一下,这个月的工作进程和遇到的一些困难。
“成总,我现在正在接触春晚的几个主持人。如果没意外,春晚上主持人的服装,就是我们佳人提供的了。”
小蔡同志的业务能力,真的很能打。
这几个月下来,他已经打入了春晚内部。上到导演,下到主持人和一些要参加春晚节目的明星,他都在接触。
而且还给公司拿下了商报首版头条的推荐,正是因为佳人服饰后续的曝光和宣传到位,这眼看要过年了,服装店的营业额又往上翻了翻。
不仅仅是佳人,就连红玫瑰服装店的营业额也翻了很多。
佳人走中高档,衣服都是一两百的价位。
红玫瑰服装店,走的是中低档,衣服普通的三十四,贵点也就一百多左右。
两个不同品牌的服装店,开在同一条街上,网罗了不同层次的客人。
每家店的生意都红红火火,让很多人羡慕,也想在附近开服装店。
可两家店的客人都很固定,而且其他服装店老板就算去东城,想照着红玫瑰服装店的衣服批发。
东城的服装店一看她们比着红玫瑰服装店拿货,因为和成老板关系好,也不会拿一模一样的好货给他们。
回来以后挂起来,就算款式看起来一样,可上身效果和布料总是差很多,很多人试了一次都不愿意买,都认准了红玫瑰服装店。
而佳人是vip打八折的会员制,有能力消费的中高档客人,都被佳人服装店牢牢锁住,把她们的品味给养刁了。
都爱穿佳人出来的设计款,很少有人会再去普通服装店里买衣服,版型和款式她们都看不上!
成果看着会计拿来的这个月销售营业额,特别开心。
佳人服饰两家店,这个月的营业额是两万五。
红玫瑰服装店价格便宜,但客流量大,分店又有五家左右,薄利多销下来,营业额有三万三。
“这个月销售不错,大家辛苦了。等会儿发工资的时候,都有额外的奖励。”成果的话,让大家都特特别开心。
他们这些人工资每个月本来就比国营单位多一倍,再加上业绩好的奖金,他们每个月都能拿一百多。
这个工资待遇,走出去,让多少人羡慕?
张红家里穷,家里人也不在乎是不是铁碗饭,只要钱够多就行。
以前笑话张红放弃铁饭碗的人,现在暗地里也在悄悄羡慕张红的工资。比工厂里的领导层都拿的多,搁谁身上不羡慕?
年代不一样了,一起大家一起吃苦受穷的时候,没啥能比较的,因为大家都穷。
但是改革开放了,日子越来越好,贫富差距也就显现出来了。
安心端铁饭碗的还守着每个月四五十的死工资,敢拼敢下海经商的,哪怕就是在街上推着小车卖毛鸡蛋的人,每个月赚的都比拿死工资的工人多。
那些工人心里不平衡,还找优越感,觉得自己工资虽然不高。
但是铁饭碗,厂里还要分房子。
下海经商搞个体户的能分到房子吗?
没看张红一个月一百多,一家人四五个人,都挤在一个小平房里,吃喝拉撒都在一起。
能和他们分房子的人比吗?
张红却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因为工厂分房子那也讲的是工作效益和工作年限。
一个厂子少说一两百个人,哪能是人人都分到房 ?
有的人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就眼巴巴等着分房子。
她工资一个月一百多,不仅改善了家庭生活,每个月家里还存一百块钱左右呢。
等她多存几年钱,买不上高大上的四合院,还能买不到一般的小平房?
这厂子里也有人要卖分下来的房子,套二的房子,两三千就能买到。
她干几年就能买房,不比在工厂干了一辈子,还眼巴巴守着分房的人过的好?
今年17岁的张红,从会计那里总共领到了135块钱的工资。
踏着夕阳走出公司的时候,张红心里全是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大玲子看着大家领了工资,都特别开心的样子,也翘唇笑了起来。
前两年,要是谁告诉还在乡下打猪草的大玲子,说她以后能成为万元户。开公司、开工厂,还能买首都城的四合院。
大玲子肯定觉得对方在骗她。
可她现在做到了,在成果的带领和帮助下,把生活过成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模样。
“果子,我也想去读夜大。”大玲子说:“我最近跟着私教老师把初高中的知识也捡起来了,我想去报考夜大。”
夜大的文凭,到了九十年代,属于含金量很高的大学文凭,被单位和社会认可的。
人只有努力上进,才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这也是大玲子从成果身上学到的。
“那你想好了要考什么专业吗?”成果问大玲子。
“我想报考英语专业。”大玲子说:“最近改革开放,我在东城的时候,看到有外商带着翻译来投资,我觉得我应该学习英语。”
大玲子原本就是个比较有主见的人:“现在咱们国家都在提倡年轻人学习英语,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英语在未来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你说的不错。”成果为大玲子越来越宽广的眼界,和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感到高兴:“我支持你去报考英语的夜大。”
真正的好朋友,是为了对方的进步和变得更优秀,而感到高兴的。
因为朋友比自己优秀而嫉妒,觉得朋友努力、进步而想阻止朋友变得优秀的人,给朋友泼冷水的人,那都不是真正的好朋友!
大玲子就从没嫉妒过成果的优秀。
相反,成果也一直在引导着大玲子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友情,让余永远光是在旁边看着,嘴角都有笑意。
看着沐浴在初冬暖阳中的两个漂亮姑娘,余永暖灵感顿时来了。
“姐妹花?姐妹装?有了……”余永远双眼发亮的拿起素描笔,开始在本子上画草稿图:“明年春季主打姐妹装,应该是个不错的注意。”
天快黑的时候,文奶奶不停的抬头往外面看。
往常这时候大玲子早就回来了,今天怎么还没回来?
家里的座机忽然响了起来,文奶奶接起:“找谁?”
“文奶奶,我今晚不回来吃饭了。”大玲子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来的时候,文奶奶冷哼一声:“我管你回不回来。”
挂掉电话后,文奶奶面无表情的走到桌前吃饭。
京酱肉丝、炸小黄鱼、干炸丸子、炒牛肉,中间还放了一碗青菜面,文奶奶一个人准备吃完这五道菜的时候。
屋里的灯,忽然熄了。
停电了?
文奶奶皱眉,准备起身去找手电筒的时候,有人捧着蜡烛从院子里冲进来。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大玲子捧着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成果拿着手电筒在旁边打光,成易就拍着手笑,和妈妈还有玲子姨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
文奶奶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看着两大一小,唱着歌,捧着蜡烛走到面前。
“生日快乐,文奶奶。”成果和大玲子笑眯眯说:“许愿吹蜡烛。”
“一把年纪了不许愿。”文奶奶冷冰冰吹光了蜡烛,把灯拉亮:“谁出的主意?”
“果子出的。”大玲子说:“蛋糕是我定的。”
“那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生日?”
文奶奶几十年没过过生日了,现在心里其实挺感动。
但是文奶奶面瘫了几十年,高兴也不摆在脸上。
“堂屋里的照片墙上,不是还有你年轻时过生日的照片?”大玲子指着堂屋的玻璃照片墙说。
里面就有一张年轻时的文奶奶穿着西式小洋裙,站在巨大的十几层蛋糕面前许愿的照片。
“上面写着日期呢,十二月二十五。”大玲子说。
照片上的文奶奶大约十七八岁,简直就是民国军阀家的大小姐,又美又娇气。
谁能想到,老了会成为不近人情,不苟言笑的古板老太太?
文奶奶看了眼照片,没啥表情的收回目光:“既然来了,那就坐下吃饭吧。”
“先切蛋糕吧。”大玲子知道文奶奶是个面冷心硬又傲娇的老太太,没生气,而是把蛋糕递了过去。
“终于可以吃蛋糕了。”成易超开心。
小孩子对蛋糕这种甜甜的糕点,最没有抵抗力了。
而且八十年代的蛋糕昂贵的很,一般人过生日根本吃不到。
成易最高兴的就是,每次家里有人过生日,能吃到蛋糕的时候了。
文奶奶瞥了拍手笑的成易一眼,切了一块大蛋糕给他。
成易‘啊呜’一口咬下去,满脸都是奶油。两只圆溜溜黑漆漆的眼睛里,全是满足和兴奋,让人看着就觉得很幸福。
文奶奶翘了翘嘴,又板着脸给大玲子和成果切蛋糕。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老了,就真的害怕寂寞。
尤其过生日的时候,有人陪着,在耳边吵吵闹闹的感觉,其实真的很好。
几人正在吃蛋糕的时候,四合院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这时候谁会来?”成果很惊讶。
在印象中,文奶奶态度强势冷淡,和周围邻居都处不好,还能有客人上门不成?
文奶奶打开门,走进来的却是丛玲。
“不是说了,没事儿别来,反正死不了。”文奶奶还是板着脸。
“平时不让我来,但是你过生日,我总要来。”丛玲扬了扬手里的不锈钢饭盒:“我特意去找金大福徒弟给您老做的乳酪,你不是说你年轻时不是最爱这一口吗?”
金大福年轻的时候,是文奶奶家里的厨师。人早死了,但幸好徒弟还在。
丛玲打听了好久,才打听到金大福土地的下落。
走进屋的时候,丛玲看见成果和大玲子的时候,愣了一下:“你们怎么在这里?”
“丛姐,你也认识文奶奶?”成果也好奇。
“她是我的老师。”丛玲笑着说:当年我被下放农村的时候,白天和文奶奶一起挑大粪,晚上跟着文奶奶学英语。”
大玲子震惊:“文奶奶会说英语?”
她真的没想到,这个整天板着脸的老太太,还会英语?
英语代表着洋气和时尚,穿着老式对襟灰色棉袄的文奶奶不洋气,也不时尚啊。
文奶奶扫了大玲子一眼,没吭声。
丛玲却笑着说:“那当然,文奶奶年轻时留过洋的,是首都大学最早的英语老师,我被调回来,也是文奶奶帮我说情的。”
“那是你自己厉害,以前就是个大学生,否则你没能力,我也推不动。”文奶奶表情很淡。
当年文奶奶也因为身份原因,五十多岁了,还被下放农村。
后来又去了干校学习改造,一大把年纪了才从干校调回来。
那时候时代和社会都变得宽容了,学校还想让文奶奶回去继续教书。文奶奶年纪大,折腾不动了,就推荐了丛玲。
否则丛玲可能还会在农村待几年……但是以前下放农村和干校的日子太苦了,文奶奶不想回忆,平时也不愿意见丛玲。
但是老师生日,丛玲怎么能不来呢?
成果对文奶奶的身世,没有大玲子那么震惊。
因为她早就猜出文奶奶出身不一般,毕竟哪个普通小老太在首都能有大四合院?能有王府井的铺面?年轻时能穿西式小洋裙?拥有十几层的大蛋糕?还能站在金碧辉煌的小洋楼里拍照?
这些种种迹象,都能说明,文奶奶年轻时候的出身不一般。
这也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成果才能碰到像文奶奶活在民国,老在新社会的人。
像文奶奶这种两只脚踩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人物,要是再过几十年,那些历经两个时代的人,都会相继去世。
后人想再听听一些民国时期的老故事,都得从书里才能看到一点过去的事情和影子的人。
大玲子震惊过后,还很兴奋:“那太好了,我以后学英语就可以跟着文奶奶学了。”
文奶奶瞥她一眼:“我不收笨学生。”
大玲子还挺委屈:“我笨是笨了点,但我可以努力学嘛。”
文奶奶又瞥了大玲子一眼,没说话,而是递了块蛋糕过去。
“妈妈,衣服烂了。”成易忽然指着成果的外套说。
这时候成果才发现,身上的西装外套,被火燎了一个洞。可能是点生日蜡烛的时候,天太黑,没看见被烧的。
“脱下来我给你缝几针。”丛玲从包里掏出一个针线盒,成果还没反应过来,身上的外套就被丛玲扒下来了。
丛玲手脚麻利,没几分钟就把衣服给缝好了。
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衣服是补的。
“丛姐,你这手艺也太好了吧?”成果惊讶:“而且你咋还随身携带针线盒?”
文奶奶吃着蛋糕,眼皮都没抬一下,好像对成果的问题不感兴趣。
丛玲却收了针随口说:“在乡下学的。”
她刚被下放农村的时候,人长得漂亮,身份背景又不好。
好多知青和乡下人都欺负她,撕烂她的衣服。
丛玲每次都不要命的打回去,然后再浑身是伤的给自己补衣服。
这一来二去,就习惯了,也练出了不管衣服烂的多厉害,她都能以最快、最好的速度把烂衣服缝好。
短短一句话,却全是丛玲的血泪史。
但她也没表现出自己很可怜的模样,事情都过去了,还有啥好提的?人活着都是朝前走,哪有人往后走的呢?
成果他们在给文奶奶庆祝生日的时候,秦凌峰跟着养好伤的窦四少,坐着飞机来到了首都。
而窦裕杰这时候正在自己的包厢里,和周洪国吃饭。
打扮的成熟妖艳的周青青,就坐在周洪国身边,给周洪国倒酒。
她在报社的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只要周洪国有空,她就陪在周洪国身边吃喝玩乐。
这时候周青青心里还挺骄傲,以前来酒店找窦裕杰,窦裕杰不见她,窦裕杰包养的情人还打她,现在她就坐在窦裕杰面前,窦裕杰包养的情人,还不敢惹她了,一口一个您的称呼着。
这种耀武扬威的生活,让周青青很快迷失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也被短暂的权势腐蚀了神智,自己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了。
而成果给文奶奶庆生后,被宋御开车接回了家。
“丛姐,送你一程?”成果问丛玲?
丛玲看天色太晚,也就没矫情,坐上了车。
“丛阿姨,你真漂亮,我天天在家里看见你。”成易还和丛玲说话呢。
丛玲愣住:“你天天在家看见我?”这是啥意思?
“我外公天天看英语比赛,你就出现在电视上,我妈妈也在。”成易说:“你就坐在我妈妈旁边,每次镜头扫到我妈妈,都能看见你。”
丛玲很惊讶成易的口才和表现能力,这孩子才两岁吧?好多四五岁的孩子,都没他聪明!
“我外公可喜欢看那个英语节目了。”成易又说:“可惜你不认识我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