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打包出手2(1/2)
157打包出手2
我国历朝历代的律法对官印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一般官员的升迁,告老,罢免,殉职等等,都必须将官印上缴。(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所以历来官印这玩意就是极少出现的珍稀玩意,如果这一枚官印是真品的话,拿去拍卖,少说也值个上百万的银子。
唐朝开始,我国古代的官印多为用铜水直接浇筑而成,宋代沿袭了这种做法,但自元朝开始,估计是那些执政的皇帝攻打欧洲的原因,吸取了外面一些印章的工艺做工,元代到明代的时候,官印多有为玉石所造。
虽然材质上略有变化,但官印总体的风格没变。官印上方有一只鼻钮,鼻钮是官印的把手,钮上有一眼酷似人的鼻子,故称为鼻钮。另外没有变化的是,官印始终保持着是正方形模样的朱红印章,印上的文字是朱文小篆,所有的官印上必刻有之印两字。
唐,宋,明三朝的官印边长都是规定死的,均为5.6公分长度的正方形印章,元代略有不同,根据官员品级的大小,官印的大小也不尽相同。
叶欢刚才用灵气对这两件物品彻底的扫描了一遍,没问题,确确实实是两件大开门的好物件。这点姑且不论,最使叶欢惊异的是,这两件物品在自己眼中所表现的那金黄色光线竟然是如出一辙,丝毫差异都没有。
换句话说,这三样东西肯定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因为造假的手段可以蒙骗其他人,却不能蒙骗叶欢那神奇的灵气。
看见这么神奇的事情在自己眼前发生,叶欢心头当时就颤动了一下。他赶忙急着跑到桌子旁边,根本顾不上周围众人的白眼,硬是挤到里面,仔细的盯着那笏板与官印,慢慢的打量起来
这时,要不是叶欢一贯的性格比较沉稳,他真的会得意忘形,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被众人当成疯子看待。
此外,传世印章价值一般也要高于出土印章。传世印章上摩擦,把玩,使用的痕迹都会有所体现,而出土的古印则相对颜色均匀,死板,不自然。就象这枚统军官印上面,还留有极多古玉的沁色。
“唉兄弟,你可不够意思,怎么超我先了呢?”。
紧接着,香港苏富比举行“皇威万代——私人珍藏清宫瑰宝”专场拍卖会,来自法国吉美家族收藏的8件乾隆御制印玺全部被高价拍出。其中,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成交价最高。这件预估价为5000万港元的玉玺,最终以6338万港元成交,并刷新了世界白玉拍卖纪录。
“八十五万”。
之前就说过,那笏板的功能就是官员的笔记本。而这块象牙笏上还密密麻麻的印有一些模糊的文字记录,反应的正是抗击清兵的一些事情。那枚侧面横卧的正方形官印上却是统军之印四个大字。
叶欢看见场中众人一时没有什么反应,估计还是对那幅字轴有着疑虑,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真正价值。他也顾不得其他人怎么考虑了,率先出价,打破了场中的这个僵局。
之后在杭州举办的“西泠印社篆刻专场拍卖会”上,800方印章成交率高达98.7%,拍卖总成交额超过4335万元。
就在叶欢还恋恋不舍的瞅着那几样物品,舍不得挪动脚步的时候,老阎那清亮的嗓音再次响起。随着他的说话,众人这才又回到各自的椅子上,却又都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众人对那字轴把握不住,却都分得清那块笏板与官印确实是两件大开门的物件,心中一时有点难以取舍起来
原因在于印章收藏没有火热的时候,普通官印民间交易价格很低,一个都统之印大概也就一两万元,甚至几千元。此外,大型铜印章价位也很低,很多宋代,金代的官印都不超过10万元。
叶欢撇嘴一笑,故作神秘的摇头道:“不管了,就冲着那块象牙笏板与那枚玉料的官印,我都得把它们给弄到手,就光是那两样小玩意,我反正不会吃什么亏”。
这两枚玉玺古玩印章接连拍出天价的时候,才一下子打破了古玩印章低价格的牢笼,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连带着普通的官印以及姓名章,成语章,年号章,收藏章,斋馆章,谜语章等等,全部古玩印章的价格都呈现出一面急速上升的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