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章 贡品端砚(1/2)

168章贡品端砚

“叶兄弟喜欢这个?”。(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刘梅生口中在问着,眼睛也悄悄的瞟了叶欢一眼。他现在知道这年轻人在看古玩上的眼力确实是不凡,既然对方看中的物件应该是还不错。但一开始自己说过话,现在也没有办法悔改。

另外这库房中的物件,自己也确实都请人鉴赏过,有价值的物件都早已经给自己藏起来了。这剩下来的玩意,都是没多大了不得的东西,对方既然想要,干脆就

想到这儿,刘梅生笑着道:“叶兄弟既然喜欢,那就干脆拿去好了。这玩意虽然还不错,但也不值太多银子,我问过人家圈内的行家,也只值个几万块钱的事儿。这小玩意你拿去,就算是兄弟来到昆州市,三哥给你的小礼物,你也别见怪”。

“见怪?呵呵三哥说笑了”。

叶欢喜笑颜开的道:“那兄弟我就谢谢三哥啦,感谢,感谢呵呵”。

刘梅生看见对方笑的那么高兴,貌似嘴都合不拢的模样,当下心中略有些疑惑。他和侯群通过几次电话,知道对面这年轻人看起来其貌不扬的样子,其实却是个标标准准的大财主。

不像自己这些人,外人看自己有着不少产业,那五星级的大酒店也确实让别人眼红。但刘梅生自己知道,这些东西看起来风光,其实赚进来的银子是不少,但出去的银子也同样很多,根本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风光无限好的模样。

而叶欢就不一样了,这家伙的财产那都是干巴巴的玩意,一点没有水份的。要说对方现在也已经是资产上亿的阔佬,用得着看见自己给他个几万块钱的这方砚台,就高兴成这样?难道真是象人家说的那样,这穷人要是做惯了,见到一点值钱玩意都是好的?不至于这么穷酸?

自唐代初期开始,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直至宋朝开始,皇家大内把端砚列为“贡品”之后,这才使得端砚正式蜚声中外。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的开始。

但刘梅生这家伙是个标准的老狐狸,他可没有那么好糊弄,看着叶欢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这老狐狸越发觉得事情没有自己原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疑惑的问道:“兄弟,你对三哥说说这玩意,也好让三哥我长点见识不是?这绿端虽然说不错,但在市场上可也不少啊,价格捅上天了也就**万块钱,至于这么高兴吗?”。

无论是老坑砚石,麻子坑砚石,还是宋坑砚石,属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纹,胭脂晕,马尾纹,金线纹,或单一纹路,或兼而有之,经过雕刻名家之手,在砚台上组合呈现出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图。

叶欢知道对面的老狐狸心里估计是起了点疑心,但对方现在肯定不知道这方砚台的珍贵之处,只能空自郁闷了。

绿端并不是单纯的绿色,其实它是翠绿色,有点象碧玉或是翡翠那颜色。上品的端砚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那些上面有凤眼,鹦哥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

心里头暗自嘀咕着,刘梅生偷偷瞄了叶欢几眼,笑着问道:“叶兄弟,看你高兴的这付模样,莫非三哥这方砚台有什么来历不成?不会?”。

端砚的石料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的砚台石料为最佳,而现在叶欢得到的正是一方产自老坑料子的正宗端砚。

关于这端砚其实有个颇为美丽的传说,相传是唐朝中叶的某一天,一位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