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遵照本心(1/2)
那灵明汗如雨下,脸上出现了一些慌张,再不敢如方才那样目中无人,他也知道秦尘是有真材实料的,不敢再心生小觑。
“最后一题,倘若你能回答出来,我便甘拜下风,承认你这个师叔,日后鞍前马后,绝无怨言。”连续两次论法都输给秦尘,灵明的脸上也挂不住了,此时放出这样的豪言,算是豁出去了。
“你说。”秦尘点了点头,依旧安闲淡定、从容不迫,他的心境已经发生改变,无喜无悲,不为所动。
“前两题你都答对了,最后一题我想问一个高深一点的,何为道?”灵明使出浑身解数,这一题若是秦尘还能答对,那么他就彻底没辙,只能甘拜下风了。
众僧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也在思索,究竟何为大道,这分明是一道无解之题,妖有妖道、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世间有千万种道,如何能够说得清楚?
“道在粪土。”秦尘几乎是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嘴角带着笑意。
“道在粪土上?你简直...”灵明听言之后,本来又想破口大骂,但是转念一想,秦尘先前几次都是以这出其不意的说法胜于他,此次多半也是了。他不敢轻举妄动,话到嘴边忽然止住,转而问道:“此话怎讲?”
“昔年,佛祖在灵山之上论道,众人问法,佛不语,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唯独他悟出道来。一朵方可悟出道理,可见“道”也不过是存在寻常事物之中,既如此便是无处不有道,粪土为何就不能有道?”秦尘淡笑说道,他知道灵明用意,道分千万,根本无法一一说清,若是他单选一条来讲,便无论如何都是错。
既如此,秦尘便以无处不有道概括天下道,迦叶尊者可从一朵悟出道,便是明白了佛祖的大智慧。
众人都觉得有理,此乃来自于佛祖的大智慧,天下无处不有道,便是天下万物皆生道。
“弟子不知,请师祖赐教。”灵明跪拜请教,态度谦逊,也想知道自己因何而输。
“师尊是想借此典故告诉弟子,纵然您是师尊,可所言也并非全对,弟子不该盲目听从您的安排,理应遵照本心,在师尊您方才怂恿我与灵明论法之时拒绝。”秦尘娓娓道来,明悟的透彻。
樵夫满怀欣喜跳入灵潭,却发现其中除了卵石与沙泥以外什么都没有,自己还险些溺死。上岸他很愤怒,质问佛祖:“你为何要骗我说灵潭之中有生财之秘?害我险些溺亡,里面分明空空如也。”
众僧皆惊,一双双目光齐刷刷的注视秦尘,他们都未有一人明了此为何意,秦尘却首先通晓,他是大智慧啊!
须眉大佛赞许的点头微笑,继续说道:“樵夫很恼怒,发誓日后不再与人为善,他历经千山万水,来到这灵山上,求佛祖赐予生财妙术,他不愿再穷困潦倒。然而佛祖却指了指山腰那口灵潭对他说:“生财之秘就藏于灵潭之中,你去寻来。”
秦尘剑眉微蹙,不知须眉大佛究竟是何意,故此并未立刻解答,乃是虚心聆听。
佛祖却笑,说:“你为何要信我?难道佛祖就没有错吗?”樵夫闻言之后大彻大悟,羞愧难当,再三叩拜之后离开灵山,你们可知佛祖寓意何在?”
“师叔莫要取笑,弟子有约在先,自然不敢食言,日后定当鞍前马后服侍空觉师叔。”灵明此次是输得心服口服,好在他秉性耿直,一是一二是二,即将答应了就必定不会食言,故此并无怨言。
“既如此,你二人前去领一百杖责,身为出家人竟然好勇斗胜,等于犯戒。此事就算揭过,若是还有人有异议,大可提出来。”
此间忽然响起一阵热烈掌声,众僧都被秦尘的机智与博学所折服,不敢再小觑于他。
“你可知你为何会输?”须眉大佛浑身闪烁七彩琉璃光,气机与大道相合,庄严神圣。
“既然你主动认输,按照方才的赌约,你可是答应要侍奉你空觉师叔的,如此可有怨言?”狂武帝亦是冷笑起来,自然不可能就这样绕过灵明。
灵明呆若木鸡,一言不发,许久之后,他才垂头丧气的言道:“是我输了,你比我更加精通佛法。”
今日秦尘与灵明论法,秦尘让他看见秦尘那举一反三的悟性,以及闻一知十的灵性,须眉大佛心中甚是安慰,觉得后继有人了。
众僧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解答,这樵夫虽为大义、舍己为人,可是不顾妻儿却也是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