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受待见(1/2)

新邳县,位于江南省北部,历史悠久、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可是偏偏就是一直发展不起来。到现在仍是江南省最穷的县市之一。

县委县政府座落在新邳县县城的东部,大门前的混凝土大道——人民路——刚刚修好不久,足足有八个车道宽,很是气魄。是县委书记连玉搞的“十项惠民工程”中的一项。

此时正是上午十点多钟,虽是夏末秋初时节,太阳可一点也不弱,温度也高高在上,人民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很的热闹。现在政府大楼也很热闹,人们在忙忙碌碌着,大家都面带神秘,又仿佛都心照不宣。其实大家都在关心一件事——代理县长李晓宁今天来履新了。

李晓宁正坐在自己的县长办公室里,一个人在看文件,看着看着心里老是不平静,索性放下手里的一切事物,沏了杯茶望着窗外的天空——这儿的天空也开始逐渐被灰色所笼罩了。

直到现在李晓宁也没大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就回到了家乡来任职的。除了江东省和江南省省委组织部各出了一位副处长带着文件陪他来上任之外,自始至终他也没见到一个他想见到的人。无论是林国栋、刘奇峰,还是薛国平、侯卫军。而且,自己明明是市管干部,为什么文件却是省委组织部直接下发的?

李晓宁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眼睛却仍旧盯着天上一朵形似奔马的云彩,脑子还在想着自己目前的处境:新邳县虽然是个穷县,却不是个小县,政治环境也是错综复杂,自己这个外来户突然搅进来,肯定不受待见。

事实上,确实是不受待见。

昨天下午宣布关于李晓宁的任命文件的时候,县委书记连玉和副县长姚东林就没有出席,说是去别的县市考察去了。但是谁都看的出来,这是连玉给李晓宁的下马威。同时也在表明一种姿态,以此来观察其他人的站队情况。

连玉在新邳县经营了这么多年,根基深厚,他这一表态,果然效果显著。从昨天下午一直到现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县里面没有一个人来李晓宁这里汇报工作,更没有任何文件和资料传递到他这里。他好像被整个新邳县给遗忘了一般,就连他的初中同学,第一个给他报信的于永权都没有趁机来跟新县长套套近乎。

李晓宁并不怪连玉,一个集体其实就跟身体一样,都是下意识地排他的,而且自己这种跨省借调的情况确实反常。连玉对自己心存戒备也是正常的。

他现在也并不烦恼,因为并没有要来夺权的念头,他相信只要等自己和连玉见过面,详谈之后,连玉就能够明白自己不可能和他之间产生任何利益冲突和其他矛盾的。完全没有必要像防贼一样防自己。

连玉自然明白姚东林的心思。到嘴的肥肉被别人抢了,心里自然不会舒服,这是在趁机给李晓宁上眼药呢。连玉心里也不舒服,但是此时他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便开始冷静地分析问题了。

连玉自己并不想跟李晓宁闹的太僵,他想的是如何收服李晓宁。收服人其实跟驯马一个道理,就得鞭子和草料一起上。既然姚东林自告奋勇地要当自己的鞭子,连玉自然也不会推辞了。

“我已经打了电话了。”马杨哭着脸说道,“连书记说,说他回不来,让你全权处理。”

两个人确实是去了别的县市,但是不是去考察了,而是去散心了。此时二人正躺在酒店阳台的躺椅上,舒服地喝着红酒,抽着雪茄呢。姚东林边给连玉斟酒边说道:“连书记,你说这个李晓宁到底是什么来头?我听说他今年才二十四岁,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县长?坐火箭也没这么快?”

见李晓宁主动问起,马杨也就不用再斟酌该怎么开口了,便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有秦凤翔撑腰,连玉现在更加谁都不惧了,他也明白姚东林这是在变着法子从这里打听李晓宁的底细,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下一步的计划。

原来这些闹事的都是县水泥厂的职工,以前这个水泥厂是新邳县最大最强的国企,效益也最好,可是随着水泥产能的过剩越来越明显,水泥厂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两年甚至完全停了产。水泥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足足有一千多号人。厂子一垮,这一千多人怎么办就成了全县头疼的大事。

放下电话,连玉和姚东林相互看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现在当官的最怕的就是群体**件,在政绩考核中一票否决,关键群体**件最难解决,打又不敢打,哄又哄不好。水泥厂要闹事的消息,连玉早两天就知道了,可是他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次出来也有躲避这个事的心思在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