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买礼物(1/2)

李晓宁来燕京当然不单纯是为了和唐薇享受鱼水之欢来了,他其实是接到了关建国的邀请,说是关鹏举老爷子要举办一个家宴,专门点名让他来参加.

跟唐薇再一番激情过后,洗涮完毕,吃了早饭,李晓宁来到衣柜跟前。虽然他一年也来不了几次,但是唐薇的衣柜里还是摆满了为他采购的衣物。

李晓宁挑了一套崭新的休闲服饰穿了起来,毕竟是家宴,不能穿得过于正式,否定就脱离了家常饭中的“家”的意境。

唐薇最终还是去了公司,给李晓宁留下了一辆宝马mini。李晓宁开着宝马mini先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转了几圈,然后还是奔着琉璃厂的方向开了过去。他要去给关老爷子买件礼物。

其实刚才在街上乱转的时候,李晓宁就是在寻思到底要给老爷子买什么礼物,按理说自己现在有的是钱,想买什么都可以。但是这礼物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买的。太贵重了不好,但廉价了也不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一件价值不大不小的古董最为合适,上次在老爷子书房里看到了几件不错的古董摆件,说明老爷子在这方面也是有点儿爱好的。

当然现在想去琉璃厂捡漏已经是越来越难了,一来是因为地摊上的货色,真东西本来就不多;二来是因为现在眼力好的人越来越多,即便真有几个漏,也早已经被别人捡去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李晓宁的采购计划,因为他现在不缺钱,没必要去捡漏,只要看到合适的真东西就行了,价钱倒是在其次。当然,如果能顺便捡个漏就更加好了,不光是省钱的问题,同时还能享受一下淘宝的乐趣。

李晓宁来的时间比较早,古玩市场还没怎么上人,李晓宁就在一个小吃摊上又吃了一笼包子,喝了一碗白粥,早上那一番运动,着实消耗了不少体力,光吃两个煎蛋,还真有点儿不补回来。而且,他从小就喜欢吃小笼包子,现在有机会重新找一找之前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九点多快十点的时间,琉璃厂终于热闹起来。店铺陆续开了门,流动的摊位也都摆了出来。在市场中转悠的人年龄大多在四十岁以上,像李晓宁这样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看起来十分的扎眼。

店铺大多都是有固定的老客户的,对于散客并不热情。即便是地摊也因为李晓宁的年龄太轻,再加上他走马观式的浏览方式,一看就不是正经买主,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招揽他。

“师父,这里的玉器是真的还是假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跟在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身后问道。

“好眼力。这可是我铺子里最漂亮的一个炉子了。”老板说着话,伸出右手比量了一个六字的手势。

李晓宁随口问了几个宣德炉,倒是吓了一跳,原来这个老板的价格也是真敢开,想来确实是个行家,也是个真会做买卖的生意人。想从这样的人手里捡漏,那是相当的难,属于虎口拔牙的难度。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哎呀,我还小了。慢慢跟着师父学。我今天就是跟着师父来捡漏的。呵呵!”

来来回回转了几圈,李晓宁最终在一个曲耳三足炉跟前停了下来。这是个很罕见的炉型,看起来也很新,但是李晓宁却能看的出来的这是件真品。因为它有着典型宫廷造办处的风格,梅枝做得遒劲有力,工艺繁复考究,这种皇家的气质,仿品是很难仿出来的。

老人背着手在人群中慢慢踱着,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听到徒弟发问,便说道:“静静,你记住,古玩有真假,但是玉器没有真假,只有优劣。玩咱们这一行的,眼睛一定要准,这个准怎么来?你知道吗?”

“六万?”李晓宁点点头,“价格倒也公道。”

这一句马先生,顿时让李晓宁想起来到底在哪儿见过这位老者了,原来是在电视上。这位老者是国内出名的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同时也是经常上电视的名人。

这儿的人虽然很多,但是也多是观看,很少出手的。这么早来光顾的,大多是行内人士,眼睛都相当的“毒”,很少会冲动。

李晓宁顺着声音看了过去,觉得那个老人有几分面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儿见过。

正说着话,李晓宁刚才在玉石摊位遇到的那位老者带着女徒弟也走了进来。那老板一见那老人,连忙打招呼道:“马先生来了?我这新到了几个炉子,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