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霍乱(1/2)
来了不说歇息,要先看病人。
先不说对方的医术能不能结束这场时疫,但肯这样用心且敬业的态度,已是足以让人安心且心生敬意了。
孙县令态度越发恭敬谦卑,“城中现在时疫十分厉害,平安郡主还是不要直接进城了,下官派人将病人安置在城门附***安郡主便在那里看诊吧。”
对方是平安郡主,亦是贺尚书的妻子,身边跟着的是陆家千金,孙县令不敢出什么纰漏。
而眼下对这里的时疫并不清楚状况,苏玉锦觉得小心为上并无什么过错,便接受了孙县令的提议。
苏玉锦准备看诊的各样东西,而孙县令则是吩咐人去接病人。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后,苏玉锦在城门口附近的一家早已不能正常经营的茶棚内,就着昏暗的灯笼光,观察这几个病人的状况。
跟随病人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姓李的大夫。
李大夫是石林县中回春堂的坐诊大夫,亦是整个石林县中医术最高明的大夫,这段时日一直在研制时疫的方子,却是始终没有任何结果。
此时听闻平安郡主前来,便前来观摩,也好一同商讨一番。
孙县令咬了咬牙,“下官明白!”
会更让人无助而绝望。
而且相比较看着百姓们因不知名的时疫一个个去世而言,明明掌握治疗时疫的方子,却因为筹备不到足够的药材,而眼睁睁地看着黎民百姓一个个身亡的无力感,会更重。
“这细菌原是少量,即便进入人体内后经过胃的消化一般不会引发病症,大约碰巧是那厨子脾胃虚弱,这些细菌并不曾被胃液完全杀死,这才进入了肠道,且开始大量滋生繁殖。”
“石林县是时疫最初开始之处,下官也着人仔细查问过,说是最初开始有这种病症的人,是一家酒楼后厨的厨子。”孙县令回答。
在边关战乱,药材本就供应不及时的状况下,要准备这么多能够治疗时疫的药材,本不就是一件易事,且在这个过程中更要防止更多的人感染时疫,更是难上加难。
这三者以病症不同表现为区分,且不同的症状,需要用不同的方子来治疗,如此才能对症下药。
苏玉锦为这几位病人仔细诊了脉,查看了其周身的状况,尤其是看到比较严重的那个眼窝凹陷,面色呈现青色时,拧眉问询,“整个县城的时疫最初是从哪里开始的?”
“细菌越堆积越多,导致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且腹泻的状况,而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又会扩散大量的细菌,导致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才引发了这场时疫。”
有了方子,孙县令开始集结县城中现如今能够动用的全部人手和能够调配的全部资源,按方子准备上一些药材,就近开始让一些病人尝试服药诊治,查看治疗的效果。
在场之人皆是石林县人,家中亲戚也好,朋友也罢,皆是有感染时疫的,甚至有些人因为感染了时疫而过世。
“只能先试一试了。”苏玉锦一边说道,一边拿起青葵准备好的纸笔,开始拟写方子。
李大夫素日为人谦逊,且待人十分温和,鲜有如此情绪激动之时,足以显见,这平安郡主所开的方子,是真正对症,能够结束这一场时疫的好方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