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三伯遗书 化鬼守业(2/2)
绝别叮咛,千万勿负。
化鬼守业,此心不悔。胡三绝笔。”
胡三自十一二岁时就跟随在鳌祥公身旁,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和耳濡目染,早已深受鳌祥公一言一行的影响。
秉性极似鳌祥公,便是鳌祥公性格中的缺陷,即不喜欢与官府交往的个性,他也心领神会。
所以这次战乱来临,谭家木行难免遭到官府的致命冲击。
当得知公映准备售卖谭家木行时,胡三心里刹时空落落的,因为这里是他的一生心血所注。
虽然知道谭府已经陷入巨大的困境,但于他的个人感情而言,无论如何也是不愿意售卖谭家木行的。
然而,在官府频频威逼之下,谭家木行已无生意可言,不售卖的话就只剩下倒闭一条路。
那到底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守住谭家木行呢?
以目下境况来看,若想以残弱之身守住谭家木行是万万不能,也唯有以死殉志,化鬼守业,报答谭府的两代大恩了。
因此胡三决定殉志,遂就支开小化,写下遗书,坐定在床上,拔刀自刎。
最后单刀掉落床下的声音惊动了小化。
她跑进房来一看,胡三倒卧,满身是血,直吓得哇哇大哭,想要扶起奄奄一息的胡三却又没那么大的力气。
胡三仅指了指桌子上的那份遗书,断断续续地嘱咐了两句,便瞪大着双眼,不甘而逝。
此时,胡三的遗书就在文基的手中。
文基逐字逐句读完,心如刀割,再次伏地,悲恸大哭。
燕灵取过遗书观看明白,也哭得更加悲伤。
自去岁读经替文基化解思母之痛后,燕灵空闲时也读过一点《论语》和《大学》,已然认识了不少文字,一般的书籍都能读懂个十之七八,一份书信自然不在话下。
二人又恸哭了许久,燕灵这才抽泣着安慰文基道:“相公,天都黑了,我们不哭了,先料理三伯的后事吧。”
文基转眼看看门外,果然昏暗铺了一地,遂揩了揩眼泪,将遗书收在怀内道:“灵儿说的对,再哭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哭了,先料理三伯的后事。”
“那相公还要去城里请人来吗?”
“我是想去城内请人,也想给三伯办一场体面的丧礼,可是三伯的遗言不允啊。”
“那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三伯一直这样?”
“三伯的遗言说,若不将他在院中火化,他便是化鬼也不得安宁,便是骨灰也不愿我们带走。三伯这是舍不得离开谭家木行,便是化鬼也要守在这里啊。” 文基话未落,泪珠又噗噜噜滚落下几颗。
燕灵亦难受道:“那我们就按三伯的遗言来办吧。”
“可是按照三伯的遗言来办,我这心……我这心真的真的很痛啊!”
“大公子:小化曾听说‘人死为大’,人死了就是最大的,现在三伯死了,三伯就是最大的,他说的话也就是最大的,如果不按照他的话办,他可能会不乐意的。”
“相公:小化说的没错,人死为大,我们就不纠结了,就按照三伯的遗言来办吧。”
闻说此话,文基犹豫半晌,最终痛下决心道:“好,人死为大,一切就遵从三伯的遗言来办,我这里先给三伯整拾一下,你和小化去院中寻些木柴,搭一座大柴堆,院中有许多废弃木料,很是好找的。”
“嗯,就这样决定,我和小化去准备。”燕灵应一声,拉着小化离去。
文基起身坐在床边,开始小心翼翼地整拾胡三的遗体,先抹合了双眼,复清理了血迹,而后又整理了衣袍。
每动作一次,胡三的音容笑貌便好像出现在眼前一次,禁不住泪珠又一次噗噜噜地滚落下来,好不令人伤心恸绝!
半个多时辰后。
文基整拾好了胡三的遗体。
燕灵和小化也在院中架起了一座大柴堆,层层叠叠,高约一丈有余。
文基托抱着胡三的遗体走出卧房,径来到大柴堆前,拧身一纵,轻轻落在了柴堆上,伏低下身子,庄重肃穆地将胡三的遗体放平稳了,然后飞身而下,又去将胡三的日常用度之物如衣帽鞋袜、床桌箱椅等一一取来,或放在他身边,或放在柴堆旁,一并火化。
准备就绪,三人点燃火把,沿大柴堆周围点起火来。
稍倾,火苗四处蹿起,浓烟滚滚冲天,胡三的遗体被吞噬在火光浓烟之中。
三人跪倒在火堆前,埋头恸哭,哭送胡三这人生的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