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国际钢铁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1/2)

第388章 国际钢铁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听了陈国林的这一番苦恼,赵国阳就默默的点了点头。

确实,炼钢行业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了。

沙钢集团引进自英吉利的这条生产线,在国内固然是非常先进的,生产效率也是远超同侪。

但是, 其需要维护的成本也是不菲的。

仅仅这一条生产线,所需要的热轧机架数量,就要超过沙钢集团内其他生产线的总和。

如果能够在不影响铸胚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这些热轧机架的数量,那生产的成本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赵国阳心里十分清楚,陈国林和沙钢集团技术部的人, 之所以会纠结于这件事, 肯定也是受到了上面给予的“降本”压力。

对于申志荣这种严于律己的领导来说, 他对下面人的要求,肯定也是非常严格。

技术部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自然会被大老板更多的关注到。

现在申总给陈国林出了这么一个难题,也就在情理之中。

陈国林的这番话问出来之后,目光就一直停在赵国阳的脸上,没有移动过。

其实刚刚在办公室和赵国阳谈话的时候,他就想询问这个问题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现在既然申总已经点明了,陈国林当然不会再迟疑,就指望赵国阳能够给自己提出一二点中肯建议了。

其实不光是陈国林,居中而坐的申志荣,同样也很期待赵国阳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时今日的沙钢集团,已经渐渐走到国内同行业的最前端。

至于申志荣本人,也被高层和行业大拿们所看重, 包括李克俭、姬重轩在内的很多机械工业方面的领导和权威,都很关注他的决策部署和厂子发展状况。

这些关注, 固然让申志荣和沙钢集团的人倍感振奋, 却也在无形之中,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如果不能将这股压力转化为动力,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那对于整个沙钢集团来说,未必就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申志荣这个人还是很稳得住阵脚的。

他本身虽然不是搞技术出身,但是目光长远,对于研发技术这块是高度重视,一直都是舍得钱的。

就好像这次给陈国林布置的这个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任务,申志荣就允诺了技术部二十万的丰厚奖金。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陈国林和他的人,想要轻轻松松拿到这二十万,难度还是不小的。

毕竟是要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只是略有一点缩减,肯定是无法跟申总交差。

现在,申志荣对赵国阳也是带着几分期盼,想看看这个备受李老、姬教授推崇的年轻人,能否给自己一个惊喜。

一旁的胡军,虽然对技术上了解不多,但也同样很关注这个问题。

毕竟成本要是得到明显降低的话,那他在销售上也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同行们打起价格战,也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赵国阳并没有注意到申志荣、陈国林、胡军三人投射过来热切的目光。

他这会儿脑子正在飞速的运转,想从回忆中找寻重生之前,关于炼钢这方面的工艺发展历程呢。

忽然,赵国阳脑海之中闪过一道亮光,又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就彻底有谱儿了。

回过神来的赵国阳,这才注意到了沙钢集团的三位大佬期盼的目光。

他连忙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拱手道:“申董事长、胡厂长、陈部长,不好意思啊,我这想着问题的时候,就容易走神!”

“呵呵,没关系!”、

申志荣扬手笑着说道:“小赵你尽管想,我们就算等几天都不打紧!”

申志荣说完之后,胡军、陈国林二人就跟着笑了起来。

赵国阳面色微窘,整理了下思路,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申总,是这样。刚刚听了陈部长的发问之后,我就认真回想了一下,曾经看到的一篇关于炼钢工艺的文章。”

“那上面的内容,可能对贵厂现在面临的情况,有一些借鉴的作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