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急的宋小车(1/2)
秃噜浑这地方并不多雨,气候比较干燥,但春天时由于冰雪融化,所以江河的水流会在短时间内变得极大,河床又低,大水一来,便会四处蔓延,由于水量在瞬间变得太大,所以不少河的岸边都会被冲刷变低,不过好在发大水的时间都很短,游牧部落又离开得快,大水来了转移到别的地方就好,所以损失并不大。
可发大水终究不是好事,不少草原上的贫苦牧民生活会变得更加困苦,这样就使得不少贫困牧民前往镇西讨生活,镇西的人口压力一下子就变大了。
这日,杨泽坐在大堂上发愁,大案前站着严诚厚和郝威峰,三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杨泽道:“城里的粮食不够了,还能支持多长时间?”
严诚厚不加思考地道:“原本坚持到夏末都没问题的,但城里这些日子来了大批的百姓和牧民,这些人没有积蓄,只能靠买粮和救济为生,所以存粮的消耗巨大,也就还能再坚持一个月,那时就要断粮了,买粮的地方离咱们这儿可不近,为了不断粮,怕是得现在就去采买了。”
杨泽挠了挠额角,道:“正值春荒时节,怕是不好买粮啊,咱们城里没有太大的粮商,想抓个囤货的都抓不到,想杀鸡给猴儿看,都找不到鸡啊!”
郝威峰连连点头,镇西城里有粮商,但却都是小粮商,小本生意,也没那么多本钱囤积粮食。他道:“听说在大地方,抄粮商的家可是好差事啊,卑职从来没有做过这差事,好生想往啊!”
严诚厚看了他一眼,这家伙竟然想的不是粮食不够了,会不会引发乱子,却在想着抄家。难不成最近发大水,发到他脑子里去了。
杨泽道:“粮食是必须去采买的,多派些人出去,金子咱们有的是,不用怕钱。还可以去草原上,向秃噜浑人买些牛羊来。”
严诚厚答应一声,这点他也想到了。
他又坐回了胡凳上,看着那些等着领粥的人,忍不住叹气,这些领粥的人确实是太老实了,只要有口吃的,就不会闹事,可他们不闹事,自己就得一直出这种公差,真是让人发愁啊,就算有偷鸡的案子也成啊,总比坐在这里发呆强。
宋小车连忙站起身,不敢发脾气,冲着两人陪笑道:“我这不是出公差呢嘛,怕这些逃荒的闹事,忙着呢,哪有案子可破!”
陈述作先是吃了一小惊,随后大感兴奋,他从琅州来,一路上着实辛苦,不但体力上透支,心理上也累,他的书坊在琅州大受同行的打压,生意很是难做,要不然也不能杨泽派人一去找,他就肯来,谁在家里能过得舒服,还要往外地跑呢,还是带着家当往外地跑,他一路上尽想着如果镇西的生意也不好做,那就完蛋了,估计再回琅州,得买了家当才行。
且不说县衙里的事。在镇西县的城门口,宋小车坐在一张胡凳上,全身捕快装扮,腰刀放在膝盖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的粥棚,那里有着上百个逃荒来的外地百姓,在等着领粥呢!
杨泽嗯了声,摆手让他们下去,各自忙各自的去了。他正要处理几件公文,却见菜菜跑进了大堂,叫道:“到了,到了……”
这个年头商人的地位低,当官的对商人的态度,如果稍好一些,就可以让商人有很大的决心,杨泽对陈述作态度这么好,陈述作当然就愿意在镇西发展了。
亲自迎出县衙,杨泽见外面果然来了好几辆大车,随车而来的还有不少工匠模样的人,工匠的最前面,站着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文人,外表非常的精明,穿着蓝色的袍子,一望便知此人必是科举不中,转而做的生意,是个有文化的生意人,士农工商,如果不是科举不中,一般情况下,文人是不会从商的。
杨泽放下手里的笔,笑道:“谁到了?”
杨泽看向郝威峰,问道:“最近城里的治安怎么样,现在人可是越来越多了。什么人都有,我估计得出不少事儿,你应付得过来么?”
“你就是陈氏书坊的东家,真是让本官等得好苦啊,总算是把你盼来了!”杨泽笑道,双手虚扶,免了他的礼数。
杨泽请陈述作进了县衙,菜菜也非要跟着进去不可,她不说话只是听,听着杨泽和陈述作讲怎么出版画册,在听到杨泽想办小报时,菜菜眼睛一亮。虽然小姑娘年纪不大,可对于八卦却有种天然的爱好,小报,可不就是卖的八卦么,当然,这年头不叫八卦,叫市井之言,八卦只是杨泽的叫法,但随着小报的兴起,八卦一词必会被世人熟知。
宋小车望着他俩的背影,呸了一声,心想:“叫你们瞧不起我,早晚我会破个大案子给你们瞧瞧,比冯三斧那个案子还要大,到时我升了捕头,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