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尤大郎(2/2)
不敢耽误,他急忙跑去了祖父居住的院子。院子里站满了人,天气虽然寒冷,可尤老太爷不让他们进屋,那他们就只能在院子里等着。
一个仆人来到了他住的小院,叫道:“大公子,老太爷叫你过去呢,可不要让老太爷久等啊!”
可没成想,酒疯也耍了,牢骚也发了,却坏了三弟尤旭高的婚礼,三弟更加对他不满,又进一步削了他的例钱,让他这个堂堂尤家的长孙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妻子也和他吵起架,孩子也认为他这个当爹的窝囊,没人同情他。
杨泽亲自挑了几个懂事的丫鬟,给李晏一家送了去,李晏倒还好,王妃却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终于又可以使唤别人了,她总算是小小地找回了以前贵族的生活,就连菜菜都有了一个小丫鬟,她给自己这第一个小丫鬟起名叫板子。
尤旭升是尤家第三代长孙,可以算得是长子嫡孙,家族的第一继承人,只不过他从小读书,立志科考,想得个官身,可他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书读得不少,却是屡试不中,年纪已然过了三十五,考过三次,却次次落榜,估计着以后也难以考中,想求官身只有通过买官这条道儿了。
派人把公文和头陀一起送往求州,交给公羊留,由公羊留负责押送头陀们进京,邀功请赏,此事到此就算告一段落了。
这样一来,尤旭升自然心怀不满,可他却什么办法也没有,面对三弟的强硬,他只能退步。顶多是在三弟的婚礼上,多喝点儿酒,耍耍酒疯,发发牢骚罢了。
之后几天,杨泽忙着处理镇西的事,现在镇西一片欣欣向荣,虽然各地逃荒来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严诚厚办事可靠,衙门里又不缺钱,所以一切都还顺利,逃荒来的人可以先去修补城墙,就算是老人和小孩,只要能帮着干点儿活儿,那就少不了他们一口吃食,壮汉和壮妇更是能找到好一些的工作,吃好谈不上,可吃饱却是极容易的。
可就在昨天,琅州刺史府里有人过来了,说在镇西发现了尤旭高的尸体,他三弟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
如果考不中,买个官也无所谓,反正尤家有的是钱,可偏偏因为他读书读得脑子有点儿傻了,尤家的老太爷,也就是他祖父认为他无法继承家业,所以选了他三弟当继承人,也就是尤旭高当家里的继承人,继承家族生意,没他什么事儿了。
好好一个小丫鬟竟然被起名叫板子,杨泽颇感不解,问了菜菜才知道,原来菜菜本来想给这个小丫鬟起名叫木板子,可叫起来会有点儿让人误会,所以简称叫了板子,这是因为她成天想着画画出版,想着自己的画能被刻在木板子上印刷,所以才起的这个名子。
又过了十来天,忽然琅州又来人了,送来了琅州刺史的公文,原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那尤家又出了新案子了,这回尤家不想息事宁人了,非要破案不可,家族内部吵翻了天,也不再肯给琅州刺史送好处了,刺史一怒之下,想起杨泽了,非说上次的案子没有结束,现在出了案中案了,要杨泽帮忙审理,谁让他会玩案件重演呢,这可是只有他会,别人都不会的。
杨泽闭上眼睛,想像了下这几个头陀被挂起来的样子,他自己都替这几个头陀痛苦,那罪遭的。估计嘎木哈连死的心都有。
尤旭升无心读书,坐在窗户前,望着小院里的梅,想写首诗,却又写不出,只因心中太乱,思绪万千,实在是无法专心读书写诗。
这些也都罢了,就连祖父尤老太爷也认为他是个废物,不堪大用。尤老太爷以前可是青皮出身,信奉的是生不惧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最瞧不起的就是窝囊废,所以尤旭升再让着三弟尤旭升,也没用,反而日子过得更加局促。
尤旭升平日里不受重视,这种时刻他也不出去凑热闹,只是怀疑,三弟不是出门谈生意去了么,怎么会死在外头?做生意离家几个月很正常,可要是三弟已经死了几个月了,那么就代表他是一离开琅州,刚进入镇西就死了,这么长的时间,他的仆人呢?为什么不回来报个信儿,只是把三弟草草埋了,难不成是仆人害了三弟?
三弟当继承人,倒也没什么,尤旭升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就和他不是读书的料一样,要是他继承家业,怕是没几年就得把产业全给败光了,所以他也没有反对,当然反对也是白反对,尤老太爷说是谁就是谁,不听反对意见的。
没有和叔叔们打招呼,尤旭升急匆匆地进了正屋,拜见祖父。
尤老太爷躺在床榻上,脸上的表情十分怪异,有愤怒,有伤心,还有失望,种种表情交织在一起,让这个老年青皮的脸色,看上去十分骇人。
尤旭升进屋给尤老太爷行礼,问道:“祖父,是您叫孙儿来的么,可有事吩咐?”
尤老太爷看着这个长孙,好半天,忽然说道:“大郎,我打算立你为继承人,掌管家族事宜,你可愿意?”
尤旭升大吃一惊,他来时想过好几种祖父有可能会和他说的话,可却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一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