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给我什么好处?(1/2)

吴有仁一打手势,杨泽立即起身,奔到院墙那里,翻墙过去,回到了自己的小院,他大声问道:“谁啊,乱敲什么门,不知我在闭关思过么?”

外面有人答道:“杨大人,不好意思啊,牢里的房间不够用了,所以想和你商量一下,给你找个伴儿,和你一起住,你看成不成?”

这里还真象客店一样,坐大牢竟然坐出了拼牢房的事来,这又不是一般衙门里的大牢,好多犯人住在一间牢房里,这里可是天牢!

杨泽向院门走去,大声道:“皇上关我在这里,是为了让我反思,要是你们耽误了我的反思,该怎么办?啊,说啊,该怎么办?”

他就站在院门口,却不去开门,开也没用,门是在外面锁着的。就听外面哗啦啦一阵响,铁锁被拿下,院门一开,露出了外面站着的几个人。

主事还是那个主事,却多了两个狱卒,而狱卒的中间站着一个人,相貌英俊,表情傲慢,就如同一样漂亮的大公鸡似的。

杨泽一看这人,乐了,这不就是那个长公主的女婿么,叫做独孤宝桥的那个,这是怎么回事,这人不在公主府里好好伺候公主,却跑到这里来和自己当狱友,是长公主特地安排的?

杨泽冲着独孤宝桥一拱手,笑道:“独孤驸马,我能说咱们这是有缘么?”

独孤宝桥脸色极是不快,他瞪了杨泽一眼,似乎是很不情愿,但还是道:“算,算是有缘!”

“不是孽缘就好!”杨泽把身子一侧,让进了独孤宝桥,之后对着门外的主事说道:“送点儿好酒来,还有下酒菜。本官要和驸马一起闭门思过。”

主事点头哈腰地道:“哪还敢劳动杨大人吩咐,下官早就准备好了!”说着,象变戏法儿似的,从背后拿出了一个食盒,递给了杨泽。

独孤宝桥抬起了头,赞道:“此诗大佳,将慈母情怀表露无遗!杨大人,你之诗才,比之我……嗯,差得也不是太多!”

杨泽又道:“要是我不辞官,就会丢掉性命,对?”

杨泽心中明白,独孤宝桥必定是长公主安排进来的,以长公主的权势。要想让谁进天牢,那是很简单的,不需要让独孤女皇知道。而菜菜的事又太过重大,长公主信不过别人,就只好派出自己的女婿了,不过看样子,这位独孤宝桥颇有些矫情,不是一个当说客的材料,竟然扭扭捏捏地不先开口套话。

看着独孤宝桥期盼的目光,杨泽心想:“你是来办事的,却和我谈起这些来了,真是浪费时间。”

说着,他转过头来,脸上一片憧憬,似乎他真的想要过这种生活!

这回,不光是杨泽着急,就连隔壁的吴有仁都着急了,要谈事情,独孤宝桥是很可靠的,毕竟他是长公主的女婿,又是独孤家族的成员,长公主不信谁也不能不信他,可这位驸马爷却太不会办事了,竟然半天不吱声。

没办法,杨泽只好自己引起话题了。他连倒了三杯酒,全都喝了,喝完以后,假装略有醉态,站起身走到门口,念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杨泽重重地叹了口气,摇头道:“作诗而已。无所谓的事了。只是可惜,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我这个人是不喜欢做官的,如果能回到家乡。在父母的膝前尽孝,每天骑着马,带着黄狗。去草原上打猎放牧,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隔壁偷看的吴有仁也大为感慨,杨泽小小年纪就能爬到这等高位,让独孤女皇知道他是谁,还让长公主派出女婿来拉拢,还是有真本事的,别的不说。就是这首诗,就比他这个曾经的中枢舍人要强,他也自认做不出这样的诗来。

独孤宝桥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其实也不一定会丢掉性命,现在这种时候,长公主还真不敢整死杨泽,否则干嘛派他来当说客,劝说杨泽滚蛋。当然,如果杨泽一离开长安,半路上会不会出意外,反而死了,那就不一定了,但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虽然是在不同的院子,但房屋之间却是一体的,只不过是后隔成的小院子而已,所以吴有仁的房间和杨泽的房间中间只隔着一堵墙,要是墙上有个洞……

独孤宝桥赶紧纠正错误,他道:“但杨大人你却可以实现理想啊,你被关的事我听人说了,算是很严重了,如果你还留在长安那恐怕有性命之忧,不如辞去官职,回家过你想过的日子,又能保住性命,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独孤宝桥自认他做不出这等好诗,可他却不愿意说自己的诗才没有杨泽的好,不肯承认。

杨泽要是不想当官,那么千里迢迢地从保安州跑到长安来干嘛,他要是不想当官,独孤女皇发配他去镇西县当县令,他怎么不辞官,还不是巴巴的千里迢迢去当县令,要是他不想当官,何必穷折腾,又从镇西折腾回长安,还折腾到了大牢里?他哪有一丁点儿,不想当官的意思?

杨泽看着独孤宝桥,道:“如果我辞官,就能保住性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