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案子的真相(1/2)
冯家和李家的人都很害怕,事实上他们既不姓冯,也不姓李,而是长公主派人在市井里找的泼皮无赖,就连里面冒充冯母和李母的老太婆,也都是如此,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女流氓,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女流氓。
长公主派人做的这个套儿,别人不知,这几个当事人能不知道么,他们恐惧地看着杨泽,等着杨泽问话。
杨泽看了他们几个片刻,道:“冯家的,你们不是想打死你们家的儿媳妇儿么,现在还是这样要求么?”
冒充冯家老夫妇的人,互视了一眼,又看向了旁边的几个,反正冒充冯家人的几个人都一头,示意他俩嘴硬挺住,反正又不会真的打死,这种完全没有道理的要求,杨泽是不可能答应的,那何必不逼他一下呢,再说今天又不是重头戏,大反转剧情要明天或者后天才能发生呢,现在不必着急。
硬着头皮,冯家老夫妇一起道:“回大老爷的话,小人们确实还是想要打死儿媳妇儿,给我们的儿报仇!”
杨泽嗯了声,道:“好吧,那么本官准了,你们打死你们的儿媳妇儿吧,冯李氏就在堂上,你们这便动手吧,但不得用武器,只能用拳脚!”
话音一落,满堂静悄悄,不管是来打官司的人,还是那些差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县太爷说什么?要冯家的人打死李家的人?这案……不可以这样判啊,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那跪着的冯李氏,也就是冯家的儿媳妇儿,傻傻地看了看四周,之后把眼睛一闭,反正她是收了钱的,只因家实在困难,不得不卖了她自己这条性命。死了她一个,活了一大家的人,她认为,这便值了,反正都是一死,什么时候不是死,她也不会计较早晚的!
可她是不计较了,别人受不了啊,这案相当地阴损,是要进去好几条人命的。否则也整不倒杨泽,所以冯李氏是需要死的,不过是要杨泽上了套之后才轮到她死,可杨泽没上套啊,冯李氏要是死了,那后面的计策可就用不出来了!
扮演李家老夫妇的两人急了,叫道:“大老爷不公,冯家的儿死了,关我李家的女儿何事。为什么要打杀了她?这不公,这不公,我们要上告,我们要告御状!”
可在新婚之后,早上开门时,那个年轻人也就是新郎却披头散发地跑了出来,跑得飞快,谁也拦不住,一直跑到河边,跳了下去,家人都很吃惊,下河去救却没有救上来,三天之后才在河的下游找到了尸体,但尸体被水泡得浮肿,已然认不出本来面目了。
没等他说完,杨泽冷笑一声,道:“你又不是原告,你是被告!”
回了后堂,杨泽叫谭正过来,道:“跟上他们,他们没办成事,必会去找指使的人,看看那个指使的人是谁,回来告诉我!”
长安城里找尸体不容易,可城外就不难了。城外有专门负责埋葬流民尸体,以免疾病传播的积福庄,在那里找具无人认领的尸体,并非难事。
而在下游找到的那具尸体,却是那个游方算命的,因为少女恨算命的乱算,破坏了她和情人的好事,所以让情人把算命的给杀了,因为尸体被水给泡了,所以分不出真假来,只能当成是那新郎的尸体!
李老汉爬起身来,道:“这,这案我们不告了,回家,回家……”
大堂之上,又是一阵寂静,便宜有这么个占法吗?
那路过的当官的,把这案给破了,从床底下找到了一个大坛,里面装的便是新郎的尸体,这个案从此便被认为是经典,很多书里都有记载。
差役们一起齐声大喝,把李老汉吓得又跪下了,他貌似委屈地道:“大老爷说话太没道理,那这案我们不告了,还不成么……”
猛地睁开眼睛,他再次快速把状看了一遍,瞬间就明白了,原来这个案是这么回事啊!
杨泽在二堂里坐着,叫人又拿来那张状,看了好久,这才闭目养神,他在心里想着,这是个什么样的案。想了好久,忽然,在记忆的深处,他想起来一个非常久远。但又非常著名的案!
李家的人反应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李老汉,他以行骗为生,什么样儿的人没见过,发现杨泽面带笑容,满嘴说着不着调的话,看似胡闹,但实际上已经说明,人家早看出来这案是个陷阱了,此时还是及早脱身才行,换个方法再来整治杨泽不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