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小宦官的重要性(1/2)
李晏和皇后夫妻两个坐在牡丹亭里,沉默了好半晌,皇后才道:“我还是去看看重九吧,和他说说话,他不能总是这样啊,脾气太不好了,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要怎么办啊,想想都替他发愁。”
如果是别的人当皇帝和皇后,那是肯定不用怕得罪什么大臣的,象独孤女皇那样,大臣们谁要是不听话,那就动手修理呗,反正朝堂上能留下来的都是听她话的,甚至有的大臣很听话,可要是办事不麻利,她也同样会修理的,根本不会再乎大臣们怎么想。
可李晏和皇后却不是这样,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失去了一切,现在好不容易重新夺了回来,可这江山他们却还没有坐稳,大臣们怎么想的,他们是非常在意的,深怕到手的一切又再失去,他们的年纪都大了,再经不起折腾了。
听皇后说怕李重九得罪大臣,李晏也叹了口气,道:“以和为贵,这个话,你确实是要和重九说说,他的脾气确实得改一改了。”
想了想,李晏又说道:“不过,慈母多败儿,你这个做母亲的要是对孩子太好了,估计说的话,重九不会往心里去,所以该严厉的时候,还是得严厉些才成。”
皇后本来已经站起身了,听到李晏这么说,她又坐下了,道:“我可没法对儿子严厉,要是你想对他严厉些,干嘛你自己不去,却让我当这个恶人。我看,我还是当我的慈母,而你去当你的严父吧!”
李晏唉了声,站起身来,道:“也罢,那我就去当这个严父吧!唉,真是想好好坐坐。喝喝茶都不行,重九太不让人省心了。”
他慢慢走出了牡丹亭,小宦官赶紧为他准备好步撵,抬着他去东宫。
皇后独自坐着,她想了一会儿,自己离开长安太久了,十几年没有见过儿子,对于儿子的成长,她这个当母亲的没有尽到什么力,要说内疚。还是相当内疚的,如果不是这样,就凭李重九不停地犯二,以她的性子,也不会忍这么久的。
得给儿子找个好老师了,就算老师的人选一时之间无法确定,但给儿子找个伙伴也是必要的。
皇后笑道:“对,本宫就是这个意思。你是吏部尚书,是专门管官的,官都能管好,何况是侍卫,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好好辅佐太子,如果有什么困难,那就来找本宫,自有本宫为你们作主。”
他感到有点儿失落,但就在他失落之时,外面有人道:“尚书大人,宫里来人了,说要大人你进宫去!”
吴有仁进了东宫,见李重九在大殿上走来走去,而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个胡子拉茬的御前侍卫,这个御前侍卫脸肿且通红,嘴角还有大泡,嘴里轻轻哼着,看上去很痛苦的样子。
皇后又道:“本宫想为东宫换批御前侍卫,你帮着太子挑挑人,要挑些可靠的,还能打的,是不是贵族出身,倒并不是太重要。”
他快步出了大堂,见外面果然站着一个小宦官,这小宦官跑得满脸油汗,正用袖子擦汗呢!
小宦官收到银饼,眼睛瞬间就是一亮,他是宦官,注定无妻无子,所以特别喜欢黄白之物,只不过以前身份太低,连出宫的机会都少,就更谈不上收取好处了。
想到就要开始做,皇后叫过一名小宦官,道:“去,立即去把吴有仁找来,就是那个吏部尚书。”
快步到了东宫,却没有看到李晏,问了守门的小宦官,一问才知原来李晏竟然还没有来呢,不知李晏离了牡丹园后,去了哪里,反正是并没有到东宫来!
他这话说得很滑头,李重九只要是进城,必定是有事儿,而且必定和独孤女皇有关,基本上都是参加一些仪式,而做为观阁里的中枢舍人,吴有仁当然每次都能看到李重九了,而且他说的不是熟悉,而是比别人熟悉,有了比较,话里就会有猫腻了。
吴有仁跟小宦官便进了皇宫,吏部衙门离着皇宫并不远,走着去就行了,在经过宫前广场时。吴有仁见上次李晏和皇后给天碑奠基的地方,已经打下木桩了,他对于怎么建碑不了解,但从现在施工的情况看,这是已经动工了。
正想着呢,就听皇后道:“吴爱卿,你现在就去东宫吧,皇上这时候应该也在东宫,如果皇上对太子有所责备,那你要替太子多多辩解,以免他们父子之间,有什么误会,本宫就怕皇上太过严厉了。”
“臣遵旨。”吴有仁躬身答应。
李重九此时的心情糟糕之极,他唯一的心腹手下胡子壮汉,被菜菜的宫女用热水给烫了,等杨泽和菜菜走后,他当然要给胡子壮汉医治了,可问遍了东宫里的小宦官和宫女,却谁都说东宫里面没有治烫伤的药,得去找太医才行,他便派人去找太医,结果派去的人走了好半天了,一直等到现在,也不见把太医给找来。
吴有仁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心想:“我也算是和太子结盟了,不过,这几天为什么太子没有找我呢,这种非常时期,他应该有很多事情问我才对啊!唉,可惜我无法进宫,必须得有人召唤我才行,要是能象以前那样就好了,想什么时候进宫,就什么时候进宫。”
吴有仁心想:“你也不是工部的人。难不成你就知道了。”
皇后心想:“吴有仁以前在凤阁里当差,做过中枢舍人,而且现在还是吏部尚书,既和杨泽有点私交,却又没有投靠杨泽,所以他应该是最好的人选。”
但为什么是皇后不是太子呢,难道太子还在玩沉着冷静?这也太冷静了吧,冷静得过了头!
他并不知道李重九根本没法派人出来找他,堂堂太子被小宦官们耍得团团转,他只能以为李重九是不是把他给忘了,忍耐不住,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事实上,要想找吴有仁,那实在是太容易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吴有仁又是刚当上吏部尚书,他哪会去别的地方,当然是在吏部里坐衙了。
他点头道:“回娘娘的话,以前太子殿下为防止受到长公主和临淄王的迫害,所以极少和大臣们来往,但他每次进城,臣都是能看到他的,倒是比别的臣工对他更熟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