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定北大元帅(1/2)

李重九出了朝班,刚想开口说话,忽听李晏说道:“太子,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

李重九啊地一声,不明所以然,读了什么书?他都多大岁数了,早过了被父亲考较功课的年纪,再说他读书时,李晏还在镇西被流放着呢,也不可能考较他啊!现在怎么了,难不成李晏想尽尽做父亲的责任,重新考较一下儿子的功课?

他本来就不是有急智的人,被李晏突如奇来的一问,顿时就给问住了,竟然忘了替吴有仁辩解!

此时,早有御前侍卫叫来了御医,对吴有仁进行抢救,当然不能在金殿上抢救,而是抬到了偏殿,在那里对吴有仁进行医治,所以李重九要说什么,吴有仁是听不见的,要不然见李重九只被问了一句读什么书,就把他这个前任吏部尚书给忘了,那吴有仁非得再被气晕过去不可。

李重九愣了一下,便道:“儿臣正在读,读,在读《论语》!”

大臣们几乎都快笑出声了,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在读《论语》,难不成这些年刚刚过了蒙学不成?

李重九读书不多,想当年他一个落魄的王爷不可能有学问大的老师教他读书的,而且他朝不保夕,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他又不需要去考进士,既然没人教,难不成还要指望他主动去学吗?他可不是一个勤快人!

李晏的眉头又皱起来了,他以前倒是没有问过李重九的功课,本以为儿子都这么大了,该读过的书,总该都读过了吧,哪成想才读到《论语》。

李晏道:“你是太子,不需要做学问,更不需要参加科举。但多读些书总是有益处的,既然功课落下了这么多,那得想个办法补救。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你还得多多了解天下,去历练一下才行啊!”

大臣们听了,全都点头,皇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他们这些读了老书的人,也都是要去各地历练的。尤其是在做官之前,了解天下形势,是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所以皇帝想让太子出去历练一下,是正确的做法。

李晏看向李重九,见儿子一脸的得色,而再看杨泽,却是一脸的思考,不知他在想什么,但却没有生气的举动,这也就行了,李晏觉得这事算是摆平了,既能让李重九得到锻炼,又能在不削杨泽面子的情况下,让杨泽明白,这个天下还是李家的,这也就足够了。

杨泽便道:“皇上,臣以为,既然他这么喜欢教化胡人,那不如让他去边境,去当一个驿站的头目,那里胡人最多,来来往往的不少人,就让他去教化那些行商吧,如果他能把胡商给教化好了,就再去教化胡人的兵将,他既然提出来了,那这教化之功便让他立。”

李重九道:“儿臣在!”

杨泽微微撇了撇嘴,心想:“才三万,这也就是两支禁卫军的规模,然后再加上些辅兵,看来皇上是想把大军留给李重九统带啊!”他跪下领旨。

大方帝国并不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向来讲究看谁不顺眼就,谁不肯臣服。不肯向天朝纳贡,那大方就去打谁,以前对突觉和平,那是因为大方实力没有达到灭掉突觉的地步,可经过独孤女皇一朝的休养生息,国力提升,现在和突觉开一战,十有八九得胜的是大方,时机已然成熟。那何必还和胡虏客气?

一时激动,这侍郎啊地一声,也晕了过去。御医们赶紧过来,把他也拖走了,拖到了偏殿,和吴有仁放到一块,一起抢救了。

李晏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他道:“朕决定,让太尉杨泽带兵三万兵马离京,守卫边境,如果突觉那边有异动,当抢先出击,不能让突觉兵进入大方国土。”

嘴上是这么说,可他根本不等大臣们说有事儿,直接就站起身来,抖了抖龙袍,回后宫去了。

李晏可不想浪费时间,再说他也不喜欢别人对他唱反调儿,听了杨泽的话后,把手一摆,道:“就依杨爱卿所言,就让此人去边境,给他找一家驿站,让他在里面当教习,专门教化突觉人。”

李晕道:“这件事众位爱卿下去后制定个出兵计划吧!嗯,还有什么事儿吗,如果没事儿了,那就退朝吧!”

杨泽却也没有吱声,他都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了,还吱声干嘛。直接听结果不就得了。

李晏的这两个旨意,只是说个大概,具体事宜肯定是要由大臣们去讨论,然后制定出详细计划的,不过这和他这个皇帝没关系,他也不感兴趣,他只是关心能不能把杨泽和李重九的事情给摆平。

可是,太子乃是国之储君,能随便离开京城吗?

李重九磕过头后,站起身来,难掩心中的欢喜,他自认兵权已经超过杨泽了,得意洋洋地看了杨泽一眼,心想:“你只不过才带三万兵马,可我却有二十万,就算你的三万兵马精锐一些,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我二十万人打你三万,非得打得你拉稀不可!”

大臣们也都纷纷指责这个侍郎,我大方帝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窝囊了,还要别人先动手,才能反击,咱们可是天朝上国,岂有吃这种亏的道理。

大臣们一起看向这个,人人心中都想:“这人脑子是不是坏了,我们不先去打突觉,竟然还要等突觉打上门来,我们大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窝囊了?”

李重九却是一喜,出去历练一下,难不成父皇是想让他出京,那可太好了。他本来就是想要出京的,只是不知道去哪里历练,要是太原。那就太好了,太完美了。

杨泽便道:“皇上,臣认为就算是不打突觉。也要派兵严守边界,如果突觉一旦有动静,我们便可立即做出反应。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百姓的损失。”

一个大臣出班,对李晏说道:“皇上,突觉汗国狼子野心,他们必会趁我朝虚弱之际,派兵南侵,我朝当早做准备,如果能主动出击,给突觉汗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不能轻举妄动,那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