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道扬镳(2/2)

李秣封忙道:“博智说得哪里话来,小侄的嘴巴向来是最严的。”他坐到了桌子旁边,提起笔,看向李博智。等着他说话。

李博文见侍卫们都没啥反对意见,他立即叫来了店伙计,扔出几贯铜钱,店小二喜笑颜开之余,自然就把怎么抄近道告诉了李博文。于是乎,李博文带着他的几十个王府侍卫,抄小道往长安城奔去。

李秣封写字的手都哆嗦了,一边写,一边心想:“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两位老王爷是想两边下注啊,只是可惜,燕王根本就不要诚亲王去投靠,那么现在就只能只支持太子一派了。”

李博智叫他进屋,道:“我要给祖父写封信,你把文房四宝准备好,然后扶我起来。”

从字面上看,如果不知内情,那么还算看不出来什么,但李秣封这么会做人,自然是消息灵通,而且还擅长脑补之人,联系现在的朝局,他立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你想要改成什么样?”

“那就随兄弟你的意思。”李博文起身告辞,出了李博智的屋子。

李博智大感为难。临时改变计划他可不敢作主,他道:“这个要先派人回去问问祖父吧,不但你祖父要答应。我的祖父也要答应才行啊,咱们两个私下做决定,这个不妥吧!”

李博文心中有气,认为这个堂弟太不够意思了,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枉自己以前对他那么好,这回可算是看清楚人心了。不过,他想了半晌,却发现以前对这个堂弟也没有多好,好事一件想不起来了,只好作罢,但对于李博智没有叫他的事,仍旧耿耿于怀。

李秣封很会拍马屁,他见李博文来了,便知道肯定是要有大事发生,所以特地等在门外,只要李博智一叫人,他就第一个出现,这样也好给小郡王留一个好印象。

李秣封瞬间额头上就现出汗珠了,他还是不够镇定啊,无法做到象没事儿人一样,还是紧张了起来,连签名的事都忘了做了,赶紧把书信拿出来,递给了李博智。

李博文嘿嘿干笑两声,道:“如果祖父们还要我投靠燕王,那本身就是和太子撕破脸了,得罪的大小程度,还有什么关系呢!”

李博智听了之后,想了半天,道:“你祖父不可能来长安的吧,其实在太原等着也成,可既然要投靠的话,不主动点儿,反而要等燕王到了太原之后,再去投靠,这个怕就是更难让燕王答应了。说不定还会再侮辱你一次。”

李秣封并不认为太子李重九能获得胜利,他反而觉得燕王获胜的机会更大一些,只不过他人微言轻,根本就没有资格提出什么意见,他也没有这个胆量。

王府侍卫们听了这个主意,全都没有吱声,都感觉这年头兄弟之情,也实在是太不值钱了,这还没开始办正事呢,就已经互相算计了,但他们是诚亲王府的人,这时候无论如何也得支持李博文啊,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

把书信放进了信封里,李秣封故作镇定的问道:“博智叔,小侄该让谁回去送信?”

“那,那不就把太子给得罪大了么!”李博智大感震惊,他怎么猜也猜不出李博文会这么想。

李博智脸上的表情仍旧很是震惊,象是第一次看到李博文似的,刚刚认识这种堂兄一般,他喃喃地道:“可是,怎么能先主动去投靠,然后再反悔呢,这,这这,哥哥,如此一来,节操何在?”

对于李博文来讲,他早就受够了祖父们的决定,他不想再当窝囊废了,他要好好的打造自己,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至于节操什么的,就算了吧,节操那东西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李博智带着队伍走了好一阵子,他这才隔着车帘,问道:“李博文呢,他有没有跟上来?”

李博文忙道:“我已经派人回太原去了,等祖父们做决定。不过,什么事情也不能都等着祖父们决定,我们自己也还是要有担代,毕竟以后我们也要为前途拼一下的呀,不能总是靠着祖父。”

李博文一咬牙,把王府侍卫们都叫了过来,压低声音道:“他们走的慢,咱们却是耽误不起时间的,不如咱们跑到前面去,先他们一步见着太子殿下,由我向太子殿下说明咱们此次来长安的目地,拥立之功便会在我们这里了,太子殿下必定先入为主,再见着李博智就不会对他有多好了。”

李博文早就想好该怎么办了,他道:“就说我和你一起来的。因为保护信使受了伤,所以咱俩这不都受伤了么,太子殿下看了咱俩的模样,应该会相信的。”

外面离得马车最近的人便是李秣封,他心事重重,昨天晚上又没有睡好,正处在游离状态,到李博智问话,他便往后面看了眼,没有看到李博文,他便随口答道:“博文叔没有跟上来,估计他还留在镇上呢吧,要不要小侄回去问他一声,让他跟咱们一起走?”

李博智哼了声,道:“不用叫,他要是想跟上来,就算是再没有面子,也一样会跟上来的,不要面子这可是他的家传绝学。”

李秣封干笑几声,心想:“不要面子,这应该是咱们太原所有皇族的家传绝学吧!”

且说,李博文带着王府侍卫一路狂奔,还不到一个时辰,竟然就进入了长安城,进城之后想要再狂奔那就是找死了,只能放慢马速,走到快中午时,才到了皇城的东边,不远处就是东宫的正门了。

李博文下了马,挺起胸膛,大步到了东宫门口,对守门的御前侍卫说道:“某,诚亲王之孙李博文,从太原赶来,有事求见太子殿下,还望各位将军帮忙通禀一声。”

守门的御前侍卫看了他几眼,然后目光一起停留在了李博文的额头上,虽然李博文是带着帽子的,可他额头上一片青肿,那可是极为明显的,此时那个大包已消肿了,可大包没了,青肿却更加严重了,搞得李博文整个额头都是青紫色,连相貌都有一种扭曲的感觉。

“诚亲王的孙子,那是小王爷了,有何凭证?”御前侍卫伸出手来,对着李博文晃了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