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热烈欢迎太子到来(1/2)

长安到太原的路上,李重九端坐在马背上,身体挺得笔直,他的骑术并不精湛,短途骑乘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长途纵马狂奔,他就不行了。

李重九心中焦急,可队伍的行进速度还是提不上去,这可不怪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因为士兵们都不可能抛下他,只能是他骑得慢,士兵们也只能跟着他慢了。

这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啊,只不过奔出了七八十里,李重九就感觉不行了,屁股被马鞍硌得生疼,大腿里子的皮肤更是疼得火烧火燎,他现在都有要崩溃的先兆了。他原本设想,自己带着金乌军出发,一出城便狂奔二百里,然后休息一下,再接着狂奔二百里,自己还要以身作责,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的金乌军,他是有坚定的决心,一定要赶在燕王杨泽之前,到达太原的。

可现在看起来,别人似乎麻烦不大,可他的麻烦却太大了,都快从马背上掉下去了,就算他有坚定的决心又能怎么样,可他没有相对应的本事啊,而且还仅仅是骑马的本事而已。

吴有仁也骑在马上,他要比李重九强多了,虽然他的身体也不好,受了很大的折腾,可骑在马上,却仍要比李重九强上那么一点点,当然,在不到一百里的奔驰中,他自己也快不行了,和李重九的区别就是看谁先倒下。

不过,吴有仁才不会象李重九那样,咬着牙挺着呢,他叫道:“太子殿下,咱们歇息一下吧,博智小王爷身上有伤,就算是躺在马车里,可这么颠簸,他也受不了啊。咱们去太原的事虽急,可太子殿下也要体谅一下博智小王爷才好。”

李重九心想:“哎呀我地个天啊,总算能下马了,要是还在马上骑着,估计过不了多一会儿,我就得疼晕过去,就算我今天能挺过去,可明天呢,我估计明天我就也得坐马车了。”

他回过头来,大声道:“不错。吴兄说得有理,孤只想着赶路,却忘了博智了。博智,你在马车里还好吧,要不要下来透透气?”

说着话,他顺势就勒住了马,等着后面马车跟上来,不过因为屁股太疼了,所以没法立即就下马。要缓一缓,等疼劲儿过去了,他才好下马休息,要不然就得靠别人扶着下马了。那多丢人啊,有失太子殿下的英武气质。

其实,李重九跑得并没有多快,就算是李博智躺在马车里。可也一样跟得上,马车就在李重九身后不远处。

马车里的李博智听到了呼声,心中感动。看来还是吴大人体谅人啊,我断的可是骨头,都这么多天了,一直得不到休养,还要在太原和长安之间奔个来回,我的痛苦谁知道啊,太子殿下也是好人,马上就能想着关心一下我。

原因无它,这位留守大人在太原捞了太多的钱,如果换在平时,等他离任的时候,非得被长安那边派人来调查他一番不可,现在不用了,朝中两派势力较劲儿,他就受益了,虽然他还是副留守,可却能顺势辞官,交出所有的权力,李重九见他这么乖,当然不会为难他,他就能安全地带着大笔的金钱,回老家抱孙子,安度晚年了。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互视一眼,心中都想:“杨泽的先锋明天晚上就会到,如果太子的新军连这个都打探不出来,那他们这一路上是怎么走的?”

于是乎,李重九很听大臣劝地,坐上了另一辆马车,而吴有仁也混上了车坐,两位大人物都找到了借口,可以不必骑在马上硌屁股了。

杜大下巴此时就站在门口听着呢,立即进屋,道:“殿下,可有事吩咐末将去做?”

李重九看了这种欢迎仪式,顿时大乐,颇有今日始知为君之乐的感觉。这种欢迎仪式闻所未闻,此生头一回遇到。他却不知要论搞出热闹,还有吃喝玩乐。那太原王侯的享受水平,远超长安贵族一条大街去,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纨绔少青中老年的典型代表。

李重九大喜,心想:“还是李家的自己人办事地道啊,办起事来,一点都不含糊,全力地支持我。”

李重九心想:“我什么时候派你去打探消息了?嗯,应该是吴有仁派去的。”

吴有仁走了过来,他也听到金乌兵的报告了,笑道:“这真是天助太子也,天子帮忙,太子殿下何愁大事不成。”

一路之上,没有遇到任何的意外,杨泽的大军始终没有赶上来,甚至不断向后打探消息的金乌兵,连燕王大军先锋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这就导致了李重九的队伍走得不快,足足晚了两天,可仍旧比杨泽早到了太原城。

诚亲王连忙摇头道:“臣等不敢打探大军的动向,所以不知燕王大军何时到来。”

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去马车边上对李博智嘘寒问暖了,自己休息都缓不过来劲儿呢,哪还有心思照顾别人。

坐在马扎上,李重九心想:“怪不得胡人喜欢坐这样的胡凳,果然是设计合理啊,骑马骑得久了,这种马扎坐着比檀木大椅都舒服。”

长安城外的军营里面,左右神武军还在整理辎重,杨泽并没有打算立即出发,反而接到李晏想要检阅军队的事后,挺高兴的,既然李晏想要帮帮他儿子,拖延自己的启程时间,那他就尽力配合呗,反正他必须要等李重九先到太原,下步计划才可以进行。

且说李重九又要再赶路,吴有仁却苦劝他,让他也乘坐马车,这样就可以不必太赶了,同时也是体谅李博智这个小王爷的行为,毕竟,人家李博智可是为了李重九才受的伤,就算李重九不需要和李博智同坐一辆马车,去照顾伤号,可各坐各的也是可以的嘛。

吴有仁也很是欢喜,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先控制往太原,只要这一步成功了,就等于是卡住了杨泽的脖子,大军没有粮草,谁会听杨泽的话?民以食为天,士兵更是如此,杨泽要是不能喂饱了他们,别说去打突觉人了,那些当兵的就会先把杨泽给吃了。

杜大下巴却道:“回殿下的话,倒是不必再派人去打探了,末将早已派人打探清楚,燕王大军的先锋,明天傍晚时分,便会到达太原城外,不过,是不是会要求进城,末将军打探不出来了!”

李重九叹了口气,道:“你们还真是实诚,这么大的事儿,竟然并不派人去打探,那也罢,还是由孤派人去吧。杜大下巴,进来一下。”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只要计划成功了,吴有仁就不用去当屯田员外郎了,就可以留在李重九的身边,不用去管怎么种地了,他自己都不会种地,还怎么去管别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