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龙纹盘与唐三彩(1/2)

第667章 龙纹盘与唐三彩

波士顿博物馆很大,李墨跟随团队走进大厅,一眼望去全部都是华夏国宝。走进这里的每一个人心情都很不美丽,前面一个博物馆金发女人正在前面一边带队一边讲解着,说的汉语还很流利。

偌大的博物馆除了他们在参观外,其他游客也挺多的,一边走着一边小声议论着。

第一参观的展厅就是瓷器馆,李墨不但看到了清单上陈列的一些国宝外,还有没出现在清单上的。

“秦专家,这些不算是瓷器吧?”

跟在李墨身边一个安保边看边问道。

“唐陶器,历史价值非常高,但市场价值比起后面的唐秘色瓷,宋元明清瓷器要逊色很多很多。唐朝经济繁荣,威震九州,所以有足够的财富去改进工艺,从陶器到秘色瓷,再到后来的宋瓷,这一段发展蜕变为后来的瓷器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

另外一个美女安保也好奇的问道:“秦专家,你看这个博物馆这么大,开销也肯定大,但是游客却特别少,他们怎么挣钱呢?”

李墨笑了笑:“米国各大博物馆的收入其实门票只是占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他们更多的经济来源除了社会捐赠外,主要还是靠外围产品的售卖进行获利。”

“聚个例子,在我们国家一般参观博物馆的时候都是恨不能扒在古董前面看的过瘾,然后再到礼品店里逛一逛,合适喜欢的就出钱买一个回去当纪念。而在这里,游客一般都是先去逛礼品店,他们会刻意的去找博物馆重点推荐的名瓷仿品,或者名人字画仿品,了解他们的艺术和价值所在,买了以后再进博物馆去针对性的观看那些价值不菲的古董。”

“遇到龙纹的,必定与皇家有关。而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龙纹的特点来判断时间段,秦专家是瓷器鉴定专家,我们都听听他的见解。”

几个专家都围上来仔细的看着,故宫博物馆的黄专家认同李墨的说法。

李墨仔细看去,眼前的这件瓷器是龙纹盘,釉色偏灰,很显然这是皇家所用。在瓷器下方的备注上写着华夏明(元)朝时期龙纹盘,也就是说波士顿博物馆也没断定出这件瓷器到底是明朝还是元朝的瓷器。

其他人才听明白这背后的经济原理是什么,都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结果。

“秦专家,你快来这边看看。”

众人听李墨说的这么仔细,再回过头去看看这件展示出来的龙纹盘,两两对照印证下立刻有了明确的判断。

仕女内穿赭黄色襦衫,外披帛带,绿釉长裙下垂至马腹,釉色自然流淌,足尖微露,长袖贴身,线条刻画清楚,动态潇洒。仕女头部虽未施釉彩,恰恰流露出‘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面露微笑,神情怡然自得,丰肌秀骨,呈现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

“稀奇了,这件瓷器都没鉴定明白就拿出来陈列展示,米国人真会玩。”

“龙乃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是祥瑞的代表,同时也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从我们现有的古董实样来看,元朝的龙纹很有气势,龙爪描绘的非常锋利,龙晶圆睁,让人刚拿到十分生动和传神,具有磅礴的气势。龙纹周围有流云包裹,以简单洗练的手法来加强气体感。”

李墨只好又继续说道:“你们去买手机电脑的时候,是重点看外观还是看配置?毫无疑问肯定是先看具体配置,然后再选择外观。米国属于移民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沉淀,你跟他们说这个瓷器很贵,这幅画是名人所做,他们根本不了解啊。所以他们就先看说明,然后再去看实样。”

马的造型比较健硕,从它的形态来看是从西域进贡过来的,它头小颈长,体壮膘肥,臀部发达,腿部强劲有力,处处透露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灵动的美。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细,刀工娴熟。马通体施棕黄釉色深浅不一,过渡自然如同油光水滑的皮毛,唯马鞍处留白,这种施釉的方法也是唐三彩的特点之一。

围在身边的几个人似懂非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