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北方甘蔗(求票票求订阅)(2/2)

接下来的几天就更疯狂了,几乎只要菱部落那边的筏子刚一过来,浏阳郡市场里就有人在排队了,就差一群人直接去河边抢了。

用大树在奏报中的原话就是,皮青色,长两米有余,茎笔直,有大手指粗细,皮薄汁多,汁水甘甜,让人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

货币已经推行了一个月了,相比较起来,汉部落现有的几个城池里面,零散交易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浏阳郡,汉阳城和汝阳郡这边,哪怕有鼠大这个家伙擅长钻营,可是大环境上也比不上浏阳郡,那边的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成份,都要比汉阳汝阳这边复杂。

时至晌午,八岁半的小去病也踮着脚站在门口张望,终于等来了收粮食的牛车。

交代完了工作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罗冲就骑着灰山,带着其他的三头恐象,还有一些汉阳城新做出来的一批衡器,也就是秤,然后运送到浏阳郡,顺便检查一下那边的工作。

这就说明了业市场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汉部落需要,就算是把这东西卖到草原,卖到竹岛,他们也一定会像买盐一样,对一见钟情。

“小娃,你家大人呢,出来交粮食了。”

一大早起来,今天各家各户都要留人在家中,然后有县里的小吏赶着四轮双牛的大车开始挨家挨户收粮。

最后那个户房司吏,在税务账目上写上具体收粮数目,还有户主的名字,然后又让去病的母亲签字按手印,末了还拿出一本前几天刚印出来的小册子,然后翻到一页新的,上面填上户主和缴税信息后,又用随身的青铜印章盖了个章,然后从中间的折线撕开,户主一半,官府存档一半,这就相当于每次收税的收据了,要是将来出了问题,可以两半对在一起相互印证。

起初的时候大树还没注意,可是随着族人们的议论,还有种种奇怪的表现,大树也发现了不对劲,然后就在第四天的早上,菱部落那边刚一靠岸,大树就让人弄了几根那东西过来。

所以在汉阳城这边的玉米收获之后,很快就被官府全部强制收购,经过简单的脱粒晒干后,立刻运往了新建的几座城池,并发命令让他们马上种植,今年几座新城只种玉米,最少要在冬天之前收获两季,这样才能解决他们自己的吃饭问题。

他们在浏阳郡卖五文钱一根,要知道这个价格可不低了,如果吃米饭的话,足够让一个成年人填饱一顿肚子,还能吃撑了。

一直到了四月底,等二季水稻下了地,这边才开始收税的工作。

收税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些粮税收缴完毕之后,很快就会通过水陆交通送到缚马关、麻田、丹山、汝阳四个新城,至于四通县那边的粮食补给,就全靠浏阳郡来出了,不然汉阳城这边的压力就太大了。

罗冲当时一看就不淡定了,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东西应该就是他小时侯吃过的甜杆,学名又叫作甜高粱,其实就是一种甜味的高粱秆,最关键的是,这东西还有个响当当的别名,号称‘北方甘蔗’。

收税的方法虽然规定的是十收四,但是实际上每家每户并不可能收的粮食一样多,本来就缺人手的县衙更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给人家秤粮食总数,所以最后罗冲给出的办法,就是随机抽十亩地,然后秤出各自的亩产,最后取个平均值,以此为标准,向每户征收四成的粮税。

然后他才听手下人说,这东西暂时还没名字,菱部落的人也不知道叫啥,只知道能吃,没毒,而浏阳郡这边的百姓自己给这东西取的名字叫作甜杆。

那穿着黑色长袍,头上戴着象征‘智作’爵位皮革发箍的户房司吏,此时翻着手中的户籍黄册,和一本税务账目,看见去病站在门口就说了那么一句,末了又看到去病头上居然带着个云纹的铜扣,不由高看了他一眼。

在菱部落的众多产品中,鸭子和鸭蛋这一类的还好说,可以按只卖,按个卖,但是其他那些,菱角,莲藕之类的东西,甚至是鱼,就没办法按单数来卖了,所以他们那里就急需一批0到20斤的小秤,用来给商贩们使用,这也是罗冲急着送秤过去的原因。

看起来种植面积没怎么变,但是却不像以前的公有制大家一起晒粮食了,现在私有制普及后,为了每家每户分开,所有人都找了不同的地方用来晾晒。

收粮的过程很简单,户房的小吏这边,除了拉粮食的牛车外,旁边还跟着一个漏斗车,那是个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十分结实的架子,上面搁着一个斗,下面则是准备了一摞空袋子。

而罗冲看重的,显然不可能只是制这一种事情,要知道甜杆的学名可是叫作甜高粱,所以,不管它到底有多甜,实际上它都是高粱的一种。

当然,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让别人去做,罗冲自己根本没必要亲自跑一趟,而这次他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因为根据大树的定期汇报,罗冲知道了浏阳郡发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尤其是货币下发,零散交易出现之后,由于罗冲对这方面很重视,大树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对这些集市上的信息还是很重视的。

这些废料用来喂养牲畜,那就是绝好的饲料,不仅是里面有甜味,动物们爱吃,而且还是高能量,吃这东西还能长得快。

同样的废品,如果不能当作饲料的话,还能用来打浆造纸。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种农作物,用处简直不要太多,而随着甜高粱的出现,罗冲又怎么可能还在汉阳郡待下去,要不是这两天要安排人收税的事情,他早就一路飞奔跑去浏阳郡了。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去也不晚,毕竟罗冲可不是为了吃几根甜杆而已,这次过去的主要目的,还是想办法得到一些种子,然后再尝试大规模普及,为将来汉部落的酿酒和制工业做好原料储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