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新郡和都城(1/2)

第727章 新郡和都城

伏波号很快便再次出发了,由于已经暴露了目标的原因,相信只要冒顿不傻,绝对会在新的据点加强对湖面的警戒,以后再想突袭成功就更加困难了。

想到这里,鼠大干脆命令全速前进,这次一改之前偷偷摸摸搞突袭的套路,而是利用水上的交通便利和帆船的航速,和冒顿玩起了时间差。

就在冒顿刚刚抵达第二个据点的时候,伏波号也同时出现在了据点的湖边,又是一通超远程的火炮打击,冒顿吓得连驻地都没进,直接逃向了草原深处。

而经过连续两次的突袭之后,冒顿也已经弄明白了汉部落的想法,他们就是想仗着自己的船只和武器优势,将自己的据点一个个的全都搞掉。

冒顿回过味来之后,干脆也不去其他据点了,而是散出了自己的亲兵前往其他的据点,将那些牧民和牲畜直接带出来,而他自己则是藏到了草原深处,躲避着汉部落的攻击。

而在另一边,冒顿的老巢被偷袭的三天后,血屠也带领着汉部落的一万精骑和刚刚反正的两万牧民骑兵,以及苏日图的三千骑兵,共三万三千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往了冒顿老巢的方向。

结果还没等他们抵达目的地,便在半路上碰到了许多冒顿的溃军。

血屠几乎没怎么出手,很多溃军在看到汉部落这么多人马时,第一时间就选择投降了,有的还抱着侥幸心里想要逃跑,但是被汉军骑兵包围后还是选择了投降。

血屠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收拢着降卒,终于来到了冒顿的大本营,结果入眼的只有一片狼藉的景象,大部分的战士和牧民都没了,只剩下少数的牧民还在这里生存。

但更可能的是,放在那里震慑汤部落,实际上是准备出兵竹岛,这样才最符合汉部落的利益。

就这样,冒顿的几处据点,在炮舰和汉军的双重夹击下,先后和血屠发生了几场战斗,但每次只要把那十门野战炮拉上来放几声,对方就不战自溃了,然后便是一场轻松的收割和缴获。

对于这样乐于生活,热爱和平的好牧民,血屠自然不介意照单全收,只是让他郁闷的是,他从牧民的口中得知了前几天汉部落的大船来袭击过他们的事,自己领着这么一大票人出来,一次硬仗都没捞着打,光顾着在半路上捡人来着,着实让他憋屈不已。

所以目前最需要准备的其实不是都城,而是那个用来筹建都城的郡。

当然,建造都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光是各种建材的准备,和对土地的先期开发,就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就像欧洲人建设城堡一样,城堡建成之前,周围必有一个由工人汇聚而成的小镇,用以提供建筑工匠的衣食住行。

他们只希望今后不会再有战争和杀戮,亲人不会再平白的死去,牛羊可以安心在湖边吃草,这样的生活足以。

同时,为了更进一步的刺激人口增长,罗冲在建元二年三月的时候还下了一个重要的命令。

可不小看了这个,要知道历史上的汉长安城,就是因为水源被污染,最后不得不建立新长安城的。

建设一个大都市,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水源、粮食、交通、燃料等几个方面,这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而且作为都市,这些东西还必须十分充足,因为都城的人口肯定不会少。

而且毕竟是都城,各方面的建设也必须是顶级的,罗冲本来还打算给都城搞一个像是德国下水道那样的地下网络呢,用来解决都城排水的问题。

思考良久之后,罗冲最后决定把都城放到拓海郡的西边去,那里是一片广袤的冲击平原,东依浏阳河水系,通过浏阳河的支流水运,向北可至汉阳城这些老牌郡县,向南可直入大海;西靠洪湖水系,略加修整就可直通草原三郡。

这里刚刚被汉部落炮轰过,能毁掉的都已经毁掉了,那些牧民觉得汉部落不可能短时间内再次回来,干脆就没有换地方,继续在这片废墟上生存着。

调柴多多率千牛卫驻守冒顿大本营,领牧民万户,设彰武郡,取汉部落彰显武威之意,携大炮二十门在此筑城建设。

原虎贲卫军司马薛栋梁,暂任靖海卫指挥使,率靖海卫携火炮二十门,前往冒顿的另一处重要据点,设滨海郡筑城建设,同样领万户牧民。

周围淡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气候温暖湿润,粮食可全年种植,解决衣食住行一点问题都没有,在矿产方面,从汤部落可以自产铁器的情况来看,那边肯定是有铁矿的,只不过铁矿的规模大小就不知道了。

虎贲卫则是一分为二,变成了靖海卫和原虎贲卫,两卫各分一千兵马,缺额再由此战中立功的投汉牧民补充。

在拓海郡放一万二的兵力,要么是准备对汤部落下手,要么就是仗着出海口的便利,准备以拓海郡为跳板,出兵竹岛。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划分,罗冲也正式给草原大湖命名为洪湖,草原三郡全都依湖而建,开源郡、彰武郡、滨海郡,也可以统称洪湖三郡,主要交通全都由洪湖水道联通,三郡都将设有码头,为以后船运物资提供基础支持。

拓海郡离得比较近,可以算一个,但是拓海郡的西面还要再建一个。

在那里建造都城,有利有弊,好处是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坏处是远离了汉部落现在的中心区域,将来都城建好之后,会离着那些老牌郡县太远。

又询问了一番冒顿和汉部落船只的动向之后,血屠差不多清楚了首领和冒顿各自的打算,如果没猜错的话,冒顿的其他据点肯定也遭到同样的攻击了。

草原上的牧民们对此当然都有兴趣,但是他们人手有限,想要满世界的去找冒顿,无疑是大海捞针,这种高额悬赏的通缉令,也只能靠碰运气罢了。

与其这样,还不如从现在就一步到位。

而且在编人口还在迅速增加,主要增长的方向都集中在四个地方,一是拓海郡那里招收的山民,二是洪湖三郡招收的牧民,三是北方临时营地中游野招收的移民,四就是荆言在东薪郡招收的野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