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千里眼和新学校(2/2)

新的校区,或者说大学城,当然,现在这个还不完全是大学,以后的大学必须全都建在汉部落首都的,现在这些相当于中学的学校,则是被罗冲安排在了汝阳郡之下的新县城。

不过因为靠近两个大郡的缘故,新城的建设也能受到不少的帮助,再加上这次战争俘获的大量奴隶,建城的速度还是不慢的。

文学创作这个东西不好说,这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慢慢发展出来,但是关于各种行政方面的需求,汉部落就有些求贤若渴了。

不过在去年冬天前罗冲派了更多的人员和物资支援后,这个家伙终于想起来还有这么个任务没有完成了,于是等开春冰雪刚刚融化,游野就派了人去采了一船水晶特意送回来。

另外,直筒望远镜好像是用凸凸凹或者凸凹凸还是什么的组合,这个记得也不是很清楚,军用的双筒望远镜,由于目镜比物镜间距要小的原因,还要经过一次折射,这中间还要加装三棱镜才行。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汉部落新的大学城也即将竣工投入使用,之前关于医学院他已经做出了完整的发展方向,但是其他的学科,他还没有做出规划,现在是时候把这些进阶版的教育体系弄出来了。

记不清没关系,好在汉部落现在的研究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科学这东西,从来都不是重视的结果,而是一种通过不断验证来寻求真理的过程,所以大不了多实验几次,总能找到最合适的组合和数据。

罗冲看着满船的水晶,倒是也没有为难这些船员们,他们并不是决策者,刁难他们也没什么用处,快点将这些水晶变成有用的工具才是最正经的。

起初罗冲还打算将这些学校建在新设立的南张郡,后来想了想还是放到了汝阳郡治下,作为一个以学校为重心的城池,当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一个已经发展多年的郡城在背后做支持,远比放在光秃秃的新设郡县要强得多。

他们按照罗冲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这个东西的原理大概就是利用放大镜的特殊作用,将远处很小的景象无限放大,通过这种办法让人在远距离看清东西。

罗冲一直没有让人尝试制作望远镜,其实也是在等这批矿石。

如果要进行外伤清创缝合,断骨再接等外科的方面的治疗,医院将会采取先治疗后收费的政策,治好了要钱,治不好医院赔丧葬费,没办法,现在的医学刚开始研究,谁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治好。

随着汉部落造船和海航领域的发展,汉部落对于望远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现在现在材料到位之后,终于可以将这件号称千里眼的大杀器提上日程了。

人终归是有求知欲的,只不过大部分人求知的方向不同罢了。

这么一来,倒是便宜的云志,本来罗冲就是让他再建两个县城的,现在这个大学城直接给他占掉了一个县城的指标。

至于另一个重要的船政学院,则是直接被罗冲放在了浏阳郡,那里靠着大河,造船厂也是现成的,只要是和船有关的知识,不管学什么都比放在汝阳郡这边要方便的多。

另外还有专设一个妇产科,专门接待那些想要在医院生孩子的家庭,医院将收取一定的费用提供接生等产后护理等一系列的服务。

干脆就领着一家子全都一起去好了,反正学校现在也没什么人,就当是过去旅游了。

其中的医学院因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所以单设了一个校区,命名为汉部落北方医学院,内部有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解剖中心,药草实验种植园,实验动物饲养中心,一个用于储存人体标本的冰窖。

现在,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这些学科也必须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争取在罗冲的有生之年,将汉部落的教育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全都传播出去。

另外医学院还有对外设立的医院,平时也收治各种病人,毕竟医学这东西光靠纸上谈兵可不行,临床验证才是重点。

至于他自己,还是没敢回来,也不知道是真忙还是特意躲着自己,估计还是怕耽误了罗冲的事所以不敢回来吧。

“夫君,你建了那么多的专业学校,就是烧陶画画的也要弄个艺术学院出来,为什么唯独没有纺织工业学院,你这是不重视我们织布的吗?”

同时罗冲的资料里还专门给了提示,同等直径的透镜相比,中心的厚度不同会导致焦距的变化,也就是放大的倍数会发生变化,这样神奇的理论,更是让这些研究员们如痴如醉。

汉部落虽然已经有了能力制作各种玻璃制品,但是石英砂制作的玻璃在某些性能方面依然比不上水晶玻璃,这倒不是工艺的问题,而是材料的性质决定的。

得出了这个结论,一群研究员们顿时干劲十足,当天便成立了望远镜专项研究小组,先用模具浇注一批各种型号的透镜再说。

但是已经在罗冲家住了几个月的汤瑶却忍不住了,提议将暂时种在院子里的那些药草移栽到医学院的药草种植园里去,罗冲正好也想去看看学校的建设。

“咱们部落的纺织工业基本已经发展到手工织布的极限了,真的没什么可教的了,再往上提高,那就是全部自动化,不用人就能同时操控几十上百架织布机同时工作,效率更高,不知疲倦,不过到了那个时候,现在那些纺织厂的女工必定遭到冲击,她们的工作就保不住了。”

“啊?!不用人?那还是算了,咱们部落还有那么多家庭指望着这份工作养家呢。”小蝶立刻惊讶的感慨道。

“爹,走,晒!”

见罗冲和小蝶在那说起话来没完,坐在自行车大梁上的小罗成就不干了,扒拉着头上的乌纱帽大声催促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