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风波急(1/2)

第948章 风波急

“当当当当……”京城内外各大寺庙的钟声,持续不断的敲响,预示着帝国的老主人已经驾崩,新主人即将诞生。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白色的海洋之中,九门步军已经出动戒严。

在隆隆的钟声中,小皇帝和慈康皇太后,分乘十六抬大轿,在群臣们的簇拥下,缓缓启程,朝着畅春园那边迤逦而行。

和往日不同,所有的仪仗队伍,除了白色之外,没有一丝杂色。

玉柱混在八辅臣的队伍里,跟着大队伍,缓缓前行。

队伍走得很慢,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足足走了四个多时辰,才赶到了畅春园。

此时,老皇帝的遗体已经小敛,梓宫也挪到了畅春园的正殿内。

“呜呜呜呜……”小皇帝一看见老皇帝的梓宫,随即撒开两腿,奋力奔过去,抚棺痛哭。

“汗阿玛,汗阿玛,请睁开眼睛,再看一看臣儿吧……”小皇帝哭得撕心裂肺,痛断肝肠,感人至深,不像是作伪。

“再跪!”

妥了,老三是个阴谋家的形象,就此彻底的树立了起来。

老五和老七,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到了玉柱的身上。

因为西北一直在打仗,国库较为空虚,辅臣们集体商议好了:亲王赐银一万两,郡王五千两,贝勒和贝子三千两,奉恩镇国公以下,从一千两到一百两不等。

于私,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第一道诏书,由老五亲自出面,朗声道:

“再叩首。

你是成心的吧?

据张廷玉引经据典的介绍,皇极殿本名奉天殿,前明嘉靖时改称皇极殿。顺治二年,改名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康熙朝,又改为皇极殿。

除了慈康皇太后之外,所有人都在礼部司官的唱和下,一起行三跪六肃九叩大礼!

此时此刻,老五也被惹急了,流利的蒙古骂句,喷涌而出。

老五的汉文水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说了,玉柱假死之时,隆科多的表现,配得上玉柱真心诚意唤一声:父亲。

徒留话柄,有百害无一利也!

张廷玉的哭声,也挺有意思的,“嘤嘤嘤……”仿似猫叫。

“跪!”

但是,玉柱却没吱声,而是瞥了眼张廷玉。

“……为避当今天子讳,诸皇子之名讳,著改胤为允……钦此。”

玉柱当即哭着去找老五和老七,狠声道:“五哥、七哥,你们帮不帮我出气?”

“臣奉诏。”

高梁河车神的丑闻,流传数百年,经久不息。

这么一来,垂帘听政的地点,就要另选了!

尼玛,老三仗着读书甚多,居然故意挖坑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客观的说,清军入关后,深刻的吸取了前明藩王遍地爬的教训,对宗室王公的爵位作出了合理的限制措施。

毕竟,老皇帝已经驾崩了。但是,天下政务也绝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老五这才恍然大悟,好家伙,如果不是张廷玉懂行,他们这些没文化的满洲宗室,肯定会上当。

于公,没有玉柱的支持,老五和老七焉能大权在握?

老五和老七,没有任何理由拦阻玉柱报仇雪恨,于是,灭戴铎五族的旨意,顺利出炉了。

从此后,直到小皇帝大婚亲政之前,朝廷的旨意和诏书,必须加盖垂帘听政的母后皇太后之宝,方为正式合法有效。

别人肯定不清楚,玉柱却是心里数。

玉柱为啥不当摄政王呢?嘿嘿,满满的都是政治智慧啊,谁敢不服?

尼玛,外面尚有虎视眈眈的百万大军,现在就张狂了,那是惟恐覆灭不快啊!

区区数千新军而已,控制整个京城,都很困难,更何况是万里河山呢?

戴铎是老四的心腹谋士,这么多年下来,帮着出了不少的鬼主意,坏主意。

玉柱觉得有趣之极,来时,老七是胤佑,回去的时候,就变成了允佑。

不是我军太狡猾,而是敌军太愚蠢啊!

由于玉柱的坚持,除了十不赦之徒外,其余的罪犯,一体赦免。

玉柱心里清楚得很,老三这是故意想欺负老五和老七没文化,不知道皇极殿的厉害之处。

众所周知,凡是和太和殿沾边的宫殿,都属于是皇帝的专用之所,任何人不得僭越。

所有人都跟着哇哇大哭,玉柱也不例外。

七七八八的销之后,国库的存银,急剧减少,全面告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德弘祚胤,启万年显世之符。礼重徽称,合四海尊亲之戴。喜谐禁籞,庆溢寰区。钦惟母后皇后佟佳氏,柔顺承天,安贞配地。赞襄皇考,敷内治而化洽宫庭。抚育眇躬,绍丕基而恩深训迪。仰慈仁之备至,宜尊养之兼隆。载考彝章,晋崇鸿号。谨告天地、宗庙、社稷。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恭奉册宝,宝文曰:母后皇太后之宝。敬上徽号曰:慈康皇太后。伏愿嘉祥骈集,茂祉愈增。昭令闻而卜世卜年,迓休徵而弥昌弥炽。钦此。”

老七读过不少书,但是,毕竟不如十年寒窗的进士和翰林们,他也没明白老三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值得一提的是,除非慈康皇太后驾崩了,母后皇太后之位,绝对不可能被废。

王公大臣的晋爵问题,涉及到和皇家亲疏远近的麻烦事,特别复杂,需要从长计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