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最难拆鱼羹(1/2)
腹诽归腹诽,想到台长下的命令,孔琳还是拨通了管副主任的电话。
“管主任,是我,首都电视台的记者,孔琳。”
管副主任那边突然接到孔琳的电话,还有些惊讶。
之前他们活动中心曾特意给首都电视台发了邀请,请对方过来帮着录制一期科技展的相关项目宣传。
当时他认识了带队过来的孔琳。
这江鲫鱼确实肉质非常鲜嫩,但小刺也特别多。
管副主任直接给孔琳回了个电话,把事情说了。
付宇这一下午跟李东序凑在一块儿交流烹饪经验,两人聊的非常尽兴,要不是有服务员过来递点餐单,他们还能继续探讨下去。
李东序接过点餐单时,还在笑着跟付宇约定,等明天下午有时间,两人继续刚才的话题,再好好聊一聊。
“你忙你的吧,对了,刀削面吃着还行吗?过几天我这儿还能有不少的餐票,到时候你也都拿走吧。”
管副主任一听,顿时笑了笑,丝毫没有当回事儿:“原来是这样,既然是店里的规矩,那你们也是没办法。行,我知道,一会儿我跟孔记者说一声,她都找到我这儿了,肯定得帮着问一下。”
孔琳挂断电话,转头看向王铮:“福成醇确实有规定,不接上门服务的活。”
付宇看了眼李东序,难怪这么犯愁,这一单八成是推不掉了。
没想到这才刚过了几天,孔琳就找上门来了。
李东序听得直叹气。
后来负责掌勺的刘永平名声闯出去了,很少有时间在后厨,这道菜最后就落在了大厨徐宇阳的身上。
后厨这边也都默认了,将老爷子归为徐宇阳的老顾客。
毕竟他在厨师这一行干了几十年,相关的烹饪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提供一些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管副主任听见之后,犹豫了片刻,这才说道:“付宇目前在科技展这边的档口工作,他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可能店里确实有这方面的规定。这样吧,我先联系一下他们后厨的领导,问清楚情况,再看这件事情怎么办吧。”
原来是这样。
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他才刚上任没几个月,像这种美食圈将来肯定要经常打交道的人物,多少还是要客气着一些。
李东序正跟付宇投入的交流着烹饪经验,结果手机突然响了。
两人又聊了两句,这才挂断电话。
李东序一听这话,脑仁都开始有点疼了。
这位姓袁的老爷子是福成醇的老顾客,打从开店那会儿就直接财大气粗的办了会员卡,让人印象很深刻。
“这老爷子性格特别倔,他想要做什么,就必须要做到,否则那脾气发的,真是.当初过来店里用餐时,跟前厅服务员没少闹矛盾。”
管副主任客气道:“哦,原来是孔记者,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一方面是拆分时,他既想要尽善尽美,将所有的细小鱼刺全部拆掉,却又因为动作和刀具的幅度配合不好,操作的时间特别长,影响菜肴的烹饪和上菜速度。
倒是省城那边的总店,现在还是正常供应这道菜。
堪称家大业大。
一番话说完,王铮直接开始打电话找关系,联系人.
终于,王铮要到了东来顺老板的电话,对方倒是很爽快,直接把主厨鲁占龙的电话给了他。
因为这道菜其实是刘永平当初根据顺德拆鱼羹改良创新的菜肴,用的是鲜活的江鲫鱼烹饪。
李东序在刀法方面还不错,烹饪水平也可以,只是这拆分做的总是略有些逊色。
杨鸣解释道:“这位老爷子姓袁,是位退休的工程师,都六十多岁了,还天天在家画图呢。据说一张图纸就得好几万,有的是钱。”
后厨这边只要遇到点拆鱼羹,大伙直接默认交给徐宇阳接单。
王铮斟酌了一下,这才赶紧给鲁占龙打电话。
东来顺可是首都当地的百年老店,老板更是身价不菲,据说在内蒙那边有自己的独立牧场,所有用的食材都是直接从老家那边运输过来。
不过,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
结果没一会儿,服务员就回来了,挺犯愁的跟李东序汇报:“李厨,顾客说了,就要在档口这边用餐,他还说了,咱们档口既然也是福成醇开的,那这菜就应该能做。他人都来了,今天一定要吃上这顿饭,大老远的不可能折腾去店里,让后厨这边想办法解决。”
一来二去,点餐的顾客少了,于是店里这边自然而然的下架了这道菜肴。
可问题是这单根本没法接,后厨就没有人能做
念头刚起,李东序突然转头看向了付宇。
王铮这边等电话刚一接通,赶忙自报家门:“喂,您好,是东来顺的鲁厨吧?我是首都电视台的主任,王铮。”
不过,他对于付宇这样的普通掌勺厨师,可以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态度,但是真对上东来顺的主厨,鲁占龙,他王铮还是心里有数的。
不过,眼下肯定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而东来顺的主厨鲁占龙,也是非常知名的大厨,首都电视台还曾经为他做过美食专访。
结果等看完点餐单上的内容,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他捏着点餐单,都没询问服务员,直接奔到后厨门口,伸头朝着用餐区张望。
王铮一听,顿时冷笑一声:“哼,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还不相信了,一个羊蝎子锅而已,他家不行,咱们就改订东来顺的,还有其他的羊肉馆子,哪家做的不比他们店强?”
王铮连忙应下。
只唯独杨鸣跟在李东序身边最久,以前还跟着打下手干了好几年,一听这话,马上反应过来,有些惊讶的问道:“李厨,是不是那个姓袁的老爷子过来了?”
拆鱼羹在烹饪时,最麻烦的一步操作就是拆分鱼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