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阴差选拔(2/2)
小七:“世人都知孟姜女,却鲜少知道孟姜女是孟婆岗位的第二任孟婆。”
“这不是也姓孟吗?”时萦说。
“非也非也”,小七装模作样的摇了摇“扇子”,说:“孟姜女在秦朝的背景里其实是姓姜,孟是她的排行,孟姜女,姜家的大女儿是也。”
“史传孟姜女为其夫范喜良哭倒长城也是传闻谬误,《左传》中记载其为齐国将领杞梁妻,杞梁战死回国,齐庄王派人在郊外吊唁,杞梁妻认为他这样的草率做法缺乏对烈士的尊重,拒绝了来吊唁的人。被认为是大义凛然又刚烈的女子。”
时萦对这段历史闻所未闻,她只听过范喜良服劳役而亡,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见小七讲到一半开始吊人胃口,忙捧哏道:“然后呢?怎么演化成孟姜女哭长城的?”
小七摇着“扇子”道:“曾子在《礼记》里加了一句,‘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正是这句添加的‘哭之哀’奠定了哭这个基调。后世纷纷以杞梁妻作为哭夫的典型。”
时萦听得认真:“嗯嗯,那长城的事呢?”
“西汉刘向的《说苑》里增加了哭城的情节,‘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阨’,后世一直对这个故事添添改改,到了唐代基本就是你现在所知道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了。”
“孟婆当年需要助手便在杞梁妻死后招揽了她,后来因为传说的谬误,也为了和孟婆这个称呼统一,便跟着传说叫孟姜了。”
“其实叫什么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我们这些千年老鬼都不怎么在乎这些事情,名字也只是一世的称呼,他这辈子叫张三,下辈子叫李四,有什么区别吗?只要灵魂不变,其余的都是有无意义的附加罢了。”
小七用一段充满哲理的话结束对孟姜女的科普,时萦深以为然,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时萦本来是想问修道者是什么,误入邪道的修道者又怎么处理,却被科普了一堆阴差选拔要求和孟婆传人故事。
她想到自己刚开始想问的问题,颇有些哭笑不得,小七实在是太能聊天了,把她原本想问道话题轻易地扯远,还能让她毫无察觉,甚至听得津津有味。
“到了,今天辛苦了,早点休息。”无咎带头停住了脚步,说完之后突然紧皱眉头,仿佛有什么突发事件。
小七关心地问:“发生什么事?”
无咎摇摇头:“那四人的标记我刚才本来要取消,却感应不到了。”
小七:“可能是陆判去抹掉换成自己的了?崔判不是说不用管了吗,他们处理就行。”
无咎点点头,不再说话。
时萦站在小洋楼门口,见他们说完话,向他们告别:“你们也早点休息。”便退后两步,目送无常小队离开。
关于他们所说的标记消失的事,她倒不觉得是判官所为,还有一种可能,生还的四个人完成了系统任务,被送出了副本,所以标记才会感应不到。
但这样的猜测她是不可能说出口的,所以只是简单告别,并没有参与话题讨论。
等他们看不见踪影,时萦回头,对上了一张面无表情的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