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几个老头儿:开整!(1/2)
第611章 几个老头儿:开整!
如今,有了韵学这个班底,再加上唐苏凡所说的“按图索骥”般查文寻字般的字典模式,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字典。
一切,都是顺水推舟。
而唐苏凡,才是真正哪个大功之人呐~
那于志宁更是叹服的说道。
“太子殿下能得唐小友教导,老夫甚是放心呐!若是老夫继续教导太子,怕不是误了太子!小友,老夫叹服啊~”
那诗绝长安的文才,太子受教的玄奇经算之法,再加上这独具一格的韵学,乃至这字典的模式……
无一不让于志宁刷新了对唐苏凡的看法,也不得不对这个十多岁的小郎君拜服啊。
于志宁从几个老头儿说完要编纂字典的那一刻就心头决定了。
等回去,他就找时机去陛下面前,请辞这太子太傅之职!
反正谁爱当谁当,反正他不当了。
不过顷刻之间,几个老爷子对于编纂字典的热衷简直高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
其中,他早就感觉到了,几乎每一个字,整齐划一,毫无抄录之象,感情来自这儿啊!
如果这样一说来,如果这字典完成了!
流传后世的,不仅是字典,还有他们几个老头子的画像?!
嘶……
这也正是古人的可敬之处。
几个老头子支支吾吾,欲拒还迎的干声应和下,还装作不好意思的答应了下来~
这一副不得已就这样吧的矜持之色,让唐苏凡眉眼一笑,这几个老爷子,真是有趣。
“仲谧啊,你有所不知,书局有一特殊的印刷之法,可印刷所有字形,其中画像也未曾不可只要制作一个模底,便可一直印刷,不然你怎以为,这大唐日报,三五日一刊,却能做出一两万份?”
却只留下一副四六不像,还身高不够的朴素老头儿简描图~
毕竟诗辞文典传世自然常见,但这面容之象还可流传后世……
话说三晌。
对于,于志宁眼神一亮,恍然大悟。
他这做的,也算有意义的事儿。
“不如这样,小子学过几天素描,能将人的行神容貌画的一般无二,到时候字典编纂成功之日,小子为几位前辈画上一象,印刷于每一本字典之上!令后世铭记,如何?!”
这几个老头儿,真是可敬的可爱。
“哦?苏凡你莫不是在说笑,行神之色岂能流传于书文之中?”
恨不得现在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多新鲜?
若是能编纂字典,流传千古!
唐苏凡这话一出,可谓把这几个老头儿拿捏到了极点。
几个老头儿也是早就知道的。
几个老头儿面色各异~
“哦?苏凡果真大才,还会临画之法~”
不然,这几个老头儿怕不是又一通纠缠。
于志宁就感觉到了周围几个老友看土狗一般的目光迎面而来。
这一下,刚刚还疑惑的于志宁,这下也面色一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你们谁先快答应啊~
几个老头儿,明明一副非常想的样子,却还之别捻着胡须,自持着矜持,神色各异。
想后世,明明知道孔老圣人是个一米八五,力气可以扛得动加特林的彪形大汉。
但同样不好意思啊~
“于老客气了,几位长辈不辞辛劳,在我这书局忙前忙后,小子已经不胜感激,如今还要为这天下文计献身,此等精神,小子拜服啊~!”
“不过……这不太好吧,老夫几人只求天下文兴……不求身明后世……咳咳,不太好不太好。”
大到让这几个老头儿支支吾吾,犹豫不决了起来。
做人嘛,多少要懂得矜持,但这诱惑,实在太大了。
钱财人家不缺,这个他们应该会喜欢的吧。
这时候,于志宁疑惑着面色:“这……画像之图,怎还可承于书籍之上?”
孔颖达欧阳愈几个老头儿更是直接命人,回去将府中书房所有典籍,通通搬归到长安书局这里。
统筹天下之字,还要一一辨经注解,所需要的典籍可不在少数。
不就是画个模板,以后印刷字典的时候在首页把几位老爷子的画像流传下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