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再派遣明使(第一更,求订阅)(1/2)
第532章 再派遣明使(第一更,求订阅)
这天傍晚,在北洋大臣行辕的书房内。
“经方,你知道为父为何让去南华!”
面对已十六岁的儿子,李总督问道。
“父亲让孩儿过去,必定是想让孩儿学习西洋学问,以备将来为国效力。”
李经方毕恭毕敬的答道。
他是李总督的长子,不过这个长子并不是亲生的,九年前,已年过四十的李总督仍膝下无子,故而便将兄弟的儿子过继到他的名下。
不过两年后,李总督就有了亲生儿子,尽管如此,李总督也视其为亲生长子,甚至在他的心里李经方就是他的福星,自从过继了这个儿子之后,他就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起来。而且,李经方聪明过人,是个可造之材。因此在有了亲生儿子后,面对有人说李经方不是长子的流言,李鸿章郑重宣布:“李经方就是我的嗣子”,正式明确了李经方在李家“一哥”的地位。
也正因为有这个内情,李总督才觉得有必要在儿子去南华之前,和他叮嘱一些事情。
“糊涂,要是为父只是想要人学洋务,又何必让你亲去,学徒学堂里可用之人何止千百人?”
轻声训斥后,李总督又说道。
在提到大明时,伊腾博文的语气中充满了憧憬,一直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的他,从来没有想到,富国强兵的例子就在眼前。
“痴儿,你此去只要能学成归来,就已经是为为父尽孝了,去吧,不要辜负为父的一番苦心!”
“他们不但在西洋人的地方站稳了脚,而且还把军队派到了欧洲,他们的工业品也卖到了全世界,这些难道不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方今世界,中国欲要强大,非得求知识于世界不可,大明的大学虽然眼下还不及欧美,可是到那里留学没有任何语言上的障碍,对于总督而言,派遣留学生去大明,就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那怕就是刘昆鹏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一批留明学生开创的是什么样的历史,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从1871年开始,留学大明不仅成了李总督的首选,也成了曾总督,以及天国派遣留学生的首先,毕竟派遣学生学习西洋学问,语言关是最大的障碍。因为大明通行的是汉字是汉语,所以学习语言的时间成本完全为零,加之,因为在大明的国力发展很快,特别是通过大明派遣军队到法国助战的实际先去,让他的国力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就使得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到大明学习,比起到欧美学习,可以更为直接有效,少走弯路。
但是能减少一些反对,也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我们才应该向他们学习嘛,而且我特意让人去琉球那边询问过,在南华读大学的成本很低,只要通过高中能力测试,就可以申请大学。至于语言也是极为便利的,毕竟,但凡是士族出身,总会读写汉字的。”
“是的,是时候,再次向中国学习了!”
而对于习惯了西洋人压迫的东亚各国,尤其是对于日本这个急欲寻求富国强兵之策的国家而言,大明的突然崛起,就像是一轮明日照亮了这个黑夜,毕竟,在此之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富国强兵到底如何富,如何强,就像是置身黑夜之中一样,根本就摸不着头脑,可是现在活生生的例子就在他们的眼前,自然希望向他们学习了。
深吸一口气,伊腾博文说道,
“还有此次出访,虽然是为了修约,但吏重要的是参观考察欧美各国先进文化和制度,以备作为参考,我的建议是把大明也列入其中,甚至可以作为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毕竟,大明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啊!”
提到大明兵势之强时,大久保利通甚至有点庆幸去年在琉球问题上,没有和南华发生直接冲突,而且还息事宁人了,要不然南华派来的舰队恐怕就不仅仅只是访问清国了,估计连日本也一同拜访了,到那个时候,恐怕就不仅仅只是签一份条约那么简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