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一厂敌一国(第一更,求订阅)(1/2)

第1118章 一厂敌一国(第一更,求订阅)

打从爱新觉罗家的满清帝国被推翻,举家家逃到印度后。

大明帝国这边就加大了对华夏的投资力度,从提供贷款支持其进行货币改革、工业建设,再到提供援助帮助其充实陆海军力量。

大明官方以及民间,对于投资华夏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而且合资企业也不罕见,在华夏有不少纱厂之类的轻工厂,都是有大明资本。

但是程东海提出来的合资,却仍然让潘志俊颇感惊讶,毕竟,这可是投资啊!

“德年兄,这可是上千万的投资啊!”

“上千万又如何?”

程东海笑指着“龙伯”说道。

“资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技术,目前欧美最大的炼铁高炉日产量是100吨,而“龙伯”是450吨,13号正在进行高炉大修,我们的技术人员对高炉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以有效提高产量。预计再次投产后它的日产量将会突破550吨,年产量也就是二十万吨!而这些技术过去都是帝国禁止出口的,也就是对你们……”

扭头看着潘志俊,程东海笑道。

“因为大明和华夏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之国,所以帝国才会同意颁发出口许可证,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一炉顶一国啊!奥匈帝国那样西洋国家的年产量,也比不过这样一座高炉!”

其实这有点儿夸张了,眼下奥匈帝国的钢铁年产量虽然不多,但也有50多万吨,一座炼铁高炉是20万吨,两座呢?再加上利国驿,华夏的钢铁产量可就超过奥匈了。

总计投资1827万元的辽东钢铁公司,一但建成就会让华夏一跃挤身世界钢铁强国里头,成为仅次于明、英、美、法、德、奥的存在,这可不就是一厂敌一国嘛!其实,现在华夏的钢铁产量已经仅次于俄国,远超过意大利等国。

一个强大的华夏,是符合帝国利益的,也正因如此,在颁发出口许可证上,大明帝国对华夏也是慷慨的,当然了这种慷慨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合资企业。

大明帝国并不介意通过合资企业向华夏输出先进技术,帮助华夏实现工业化,当然在这一过程之中,帝国的工商企业以及银行金融界也能从中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

“一厂敌一国!”

一个初步完成工业化的华夏,一个拥有一支现代化军队的华夏,势必将会成为大明帝国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助力。

等到完全统一之后,大明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华夏的支持,并不仅仅只是工业上,经济上的支持,而且还会在军事上帮助其训练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只不过,这个共同体是隐密的,甚至不为外界所熟知的,其实从美国新贵的女儿们嫁入英国老贵族的家中起,他们就已经密不可分了。

“能照这样发展十年的话,十年后,华夏差不多也就可以完成初步的工业化了!”

等到那个时候,华夏才有机会把自己失去的一切全都夺回来。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必须要在战场上夺回,这是世界恒古不变的真理。

在朱大皇帝收到帝国联合钢铁公司与华夏签署的钢铁厂合资协议的消息时,和其它人一样,他也忍不住为之感叹起来。

不仅仅只是英国与美国,还有澳大利亚啦、新西兰啦、加拿大了,也就是所谓的“五眼联盟”,这个“五眼联盟”不仅仅是靠着“同文同种”的昂格鲁萨克逊人结成紧密的同盟,他们之间密不可分的是经济,是金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济共同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